寺院兴衰道人祸 战争邪恶毁文明

打开电脑,晚霞中出现一个神秘地方,像似一排佛教的塔林,不像是中国的某一个佛教圣地。感觉应该是东南亚的某一个国家,缅甸、柬埔寨、泰国或者越南。可惜这些地方我都没有去过,无法推测。

泰国柴瓦塔那兰寺

经查,这是阿瑜陀耶古城(Historic City of Ayutthaya)的一座寺庙,柴瓦塔那兰寺(Wat Chaiwatthanaram),又称贵妃寺。位于曾经的大城王国阿瑜陀耶古城,现为泰国中部阿瑜陀耶历史公园的一座佛教寺庙。清朝乾隆年间,这座城市和柴瓦塔那兰寺一并毁于暹缅战争 (1765年–1767年)。

照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东南亚诸国之间的战乱兴衰的故事。

1630年,明朝崇祯皇帝还没有在煤山上吊之前,大城王国的国王为了纪念他居住在该地的母亲,下令开始建造寺庙。设计风格为高棉风格,为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塔群的中央是一座高棉式的大塔,四周有4个小塔,外围则有8个更小的塔及门。13座高塔的周围围绕着120尊坐佛,8个小塔中另端坐着12尊大佛。

据载,大城王国始建于公元1350年前后,相当于中国元朝末年,被认为是现代泰国的前身。在14世纪至18世纪时极为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重要的全球外交和商业中心。阿瑜陀耶王朝与世界各地的诸多国家互遣外交使臣,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印度、中国和日本。外国人在政府中任职,也在阿瑜陀耶的城市中生活;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则居住在皇宫下游,带来了各自的建筑风格,从现存的艺术作品和建筑遗址中还能领略到外国人对阿瑜陀耶的影响。

1765年,暹罗(Siam,今泰国)阿瑜陀耶王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发生的第二次战争,简称“暹缅战争”爆发。缅甸军队围困阿瑜陀耶长达14个月,最终于1767年攻入城内,三万人沦为俘虏。缅军放火焚烧民居、寺庙和王宫,搜刮财物,并屠杀拒绝供出财物埋藏地点的俘虏。在十五天的烧杀掳掠之后,阿瑜陀耶几乎被夷为平地,毁坏殆尽。令人想到清军“扬州十日”屠城和日寇“南京大屠杀”,如出一辙。

柴瓦塔那兰寺也未能幸免,这座寺庙就此荒废了,就如古庞贝城被火山灰埋没。盗窃、出售废墟中的砖块以及斩首佛像的现象屡见不鲜。直到1987年,泰国美术部才开始修复该遗址。1992年,向公众开放,让今人可以窥见其曾经的辉煌。这也难怪我们以前没有听说这个地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阿瑜陀耶古城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的第三项,并评价说:“阿瑜陀耶古城是对真正的泰民族艺术所诞生的时代的杰出见证。”

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东南亚一带,了解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文明。当然,还有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历史上,吴哥王朝就是被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国)所灭。而后的历史,大城王国又被缅甸所灭。从这半部东南亚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扩展到一部人类文明史,世界上多少人类双手创造的文明和美好,不就是这样被自己的双手给毁灭成废墟了吗?

昨天闲聊中谈到自然界的物理运动,水灾,火灾,风灾,火山、地震等等,“无意识”地作为自然灾害,危害了人类的生命财产,是所谓“天灾”。其实,人类的灾难,更多的还是来自人类自身。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日本军国主义杀害了几百万中国军民,美国两颗原子弹就导致几十万日本平民丧生。相对于“天灾”,人类自相残杀的“人祸”,难道不是危害更甚?

我想,没准儿,最后造成人类灭亡的就是人类自己。


晚间在游泳池泡热汤,里面有一个印度人。聊天时发现游泳池里几乎都是他家的人,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些子女的的子女们,岸上和大小两个游泳池子里几乎是包场的感觉。他的孙女中由一两个,大约十来岁,游得很不错。于是我就夸奖她们。对方于是很高兴地向我们介绍他的孩子们。

美国人会聊天的,总是很夸张地赞美对方好的一面,虽然明明知道夸得过分,人们还是爱听,总比说人家不是的好。这样,聊天才会高兴地进行下去。这是我在美国“入乡随俗”所学到的,也算是一种社交场合的教养吧,尽管有点虚伪。另外,多年的美国公司办公室的经历也告诉我,如果不是很熟悉,一般的同事聊天时,不要涉及一些有争议、敏感或者刺激的话题,如政治、战争、种族、女权和同志等等。这也是所谓的“办公室”教养,放到社交场合也比较适宜。

看到一条新闻,G20峰会今天揭幕,印度总理莫迪桌上放的名牌国名写的竟不是英文的印度(India),而是源自古梵文的词汇巴拉特(Bharat)。这种庄重正式的官方场合,印度这么做,引发外界猜测印度是否有意更改国名。再加上本周稍早,印度总统在接待G20领导人的晚宴中,称自己为“巴拉特总统”。今天宣布新德里G20峰会开幕时,印度总理莫迪以印度大多数人口使用的语言印地语表示:“巴拉特以G20主席国的身分欢迎各位代表。”

据路透社报导,在印度语言中,印度也被称为Bharat、Bharata、Hindustan(印度斯坦),这些殖民前的名称在公众和官方场合可以互换使用。听说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师一直坚持国家名称为巴拉特。

我对印度语言一窍不通,正好在热汤池里对面坐着这么一位印度人,于是就问他“巴拉特”和“印度”两个词的区别。他回答说“印度”是他们做奴隶(slaves)时的称呼,“巴拉特”才是他们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看样子他很不喜欢英国佬,说英国佬现在连个屁都不是。不像有些香港人,“奴隶”得不得了。一个殖民地的奴隶,如果对宗主国顶礼膜拜,说明他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出身地,或者祖国和人民。

这位印度人把英国佬骂了一通,我不是那些香港人,自然不会生气,还因为英国人曾经也欺负过中国,把中国弄成了半殖民地,就连香港也是他们强行“租借”的。因此,我还附和着说,印度登上月球了,英国人在哪里?世界在变化,此一时彼一时也。差点脱口就说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着说着,就说到印度已经研发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ypersonic Missile)布拉莫斯(BrahMos)。布拉莫斯航空航天私人有限公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莫斯科的混合词,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组建。原来,“布拉莫斯”导弹并不是印度人自行研发的,莫非登月的飞行器也是两国合作的成果?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一向不错,因为中国一直就是他们身边最大的潜在对手。

据2023年4月1日发布的报道,印度已要求俄罗斯转让布拉莫斯导弹所基于的俄罗斯3M22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技术,据报道俄罗斯已同意,但由于某些原因,比如俄罗斯和中国基于俄乌战争的关系,而且由于这款导弹赋予了印度海上空中优势,所以目前还没有转让这项技术。

赞扬了俄罗斯老大哥后,这位老兄就把矛头指向中国。说他们的“布拉莫斯”导弹可以指向中国的任何地方,包括北京。还说中印边境的冲突中,中国军队听说印度有了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吓得赶紧将军队撤了回去。看样子,有的印度人也不喜欢中国人,大概因为中国军队在上世纪1960年代的中印边界打败了印度军队,现在双方又在为边界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不过,这位老兄就太不会聊天了,居然当着中国人面这样鼓吹自己,贬低对方。我在公司上班时,接触过许多印度人,没有一个像他这么会聊天的。

对于这种不会聊天,或者说没有美国式教养的人,我自然不会像年轻时那样,跟他针锋相对或者斤斤计较。不过,我也不会像鲁迅先生那样,“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而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急不躁,气定神闲地看着,任他民族主义热血在汤池的气泡中慷慨激昂,像汤池涡轮中咕嘟咕嘟旋转出的水泡,不断地涌现上升,直到水面破灭,变成五彩缤纷的水雾和细小的水点,消失在落日的余晖中。

此刻,我为自己年轻时的幼稚、片面和偏激感到惭愧,也对民族主义让人的眼界狭隘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因为我对面汤池里坐着的已经不是一个退休的印度老人,而是人类一个思想发育不成熟者的代表,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不仅印度有,中国有,美国也有。

往时今日

七年前的今日,曾作小诗一首【九九有感】。今天看来,依然如此。


09/09/2023 周六

香港台风遭重创 庞贝火山毁灰霾

早上医生来电话,告知体检验血报告出来,血糖更高了。问饮食有什么异常?夏季炎热,我暑假开戒(summer break),吃了好几盒巧克力冰激凌,一盒十几只。医生说,退休后天天都是假期,何须暑假开戒?知道我平日主食是米面为主,建议减少这些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这是位美籍印度女医生,知道我们亚洲人平日的饮食习惯,并不让我戒掉米面饮食,只是让我酌情减少,如每日少吃四分之一。其实,最后一只冰激凌是在8月底吃完的,每日浴后体重都在告诉我,放纵是要付出代价的。电话里回复医生,我已经迷途知返,重修正果了。

不过,这次验血,我事前忘了,以为到医生诊所是半年一次的例行检查。因此,一大早享用了一个丰盛的早餐(heavy-breakfast):葱油炸面包片,煎鸡蛋,喝了越南的“7G”奶糖咖啡。看完医生后,被告知还要验血,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稀里糊涂的就抽了两管血,还顺便打了一个流感预防针。直到验尿时,才由颜色和味道联想到早上的咖啡和早点。回家赶紧通知医生,这次血检可能不准,因为验血前吃了东西,违禁了。医生电邮回复,不要担心,如果没有异常情况,等到下次验血再看。

早上的电话就是基于那次“错误”的验血报告,不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我日常的身体状况?不管怎么说,医生的话都是一个提醒,在“从心所欲”时,还是要“不逾矩”。于是将今日早餐的热干面作为“少吃米面”的四分之一省掉了。喝了一碗健康的“黑豆浆”,一个白水煮鸡蛋。不过,越南咖啡可没有省去,好像医生没有说哟。


一阵阴云密布后,传来远处隐隐雷声。不久,湖面上开始了点点波纹。紧接着雷阵雨疾风暴雨似的来临,噼里啪啦钟电闪雷鸣。看到大陆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影响,中国广东、香港多地7日晚间起至8日遭遇极端强降雨,香港降雨量破1884年有记录以来新高。弹丸之地的香港遭百年一遇的大暴雨,24小时内雨量等于香港全年雨量的四分之一,暴雨带来的水浸、山泥倾泻等情况严重。

港府8日一早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出现广泛地区积水、公共交通严重受阻,山泥倾泻风险极高,极端情况至少维持至18时,呼吁市民留在室内,企业不应要求雇员返回工作地点上班。

在此之下,香港交易所暂停交易,香港新界北部和香港岛东部受灾严重,九龙的黄大仙港铁站涌入黄泥水、商场遭水淹高一楼,香港所有日间学校停课,多项公共服务暂停,交通也大打结,所有电车、多条日间巴士和地铁暂停或调整。

正好,外出旅游的瓦蓝湖朋友们今天到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途中参观著名的庞贝城(Pompeii),庞贝于公元79年遇维苏威火山(Mount Vesuvius)喷发而遭火山灰覆盖。1970年代我们在大学里学习地质课程时,在讲火山活动时,就提到过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和被火山灰所埋没的庞贝城。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年同学的足迹终于到达了庞贝城。从他们发来的照片,我们看到火山灰下庞贝城一家四口的复原像。

“水火无情”。以前听到这话时,还不时太明白,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人类如果没有学会使用火,恐怕还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活。水和火是当代人类和社会不可须臾缺失的东西。可是大自然的活动,台风、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等等,一旦影响了地球人的生存,就成了“水火无情”的灾难,譬如此刻台风降暴雨到广东香港,不久前野火在夏威夷的肆虐。

人类在大自然活动的威力下前,尽管科学发展到人工智能阶段,仍然显得多么渺小和无能为力。面对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人类的防御甚至连螳臂挡车都比不上。试想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庞贝城除了被火山灰埋没,难道还能被人类搬走?在野火和龙卷风席卷村庄时,人们充其量能事先预测而及时撤离,否则的结果很可能村毁人亡。

预测大自然是目前人类最可靠的预防手段,可以比较有效地部分地防止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可是大自然的秘密,人类目前只涉及些许皮毛,而且即使准确预测到了,也无法完全有效地抵御。大自然的力量有时完全超出人类的掌控范围,目前人们只能承受。对于一些无法抵御或者躲避的情况,人类只能吸取教训,远离灾难,重建生存的家园。抱怨天灾人祸是无济于事和于事无补的。

画家笔下的庞贝城末日

有科学家预言,地球在将来会爆炸,会变成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甚至会毁灭,人类那时会怎么办?逃离地球,到月球、到其他星球?

似乎有些扯得太远了。正如佛州的天气,白天电闪雷鸣疾风骤雨,到了傍晚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南风徐徐送走乌云,湖面上又是蓝天白云,金光闪闪。只是,游泳池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风吹雨打后的残枝落叶,在述说曾经的过往,就像远处的庞贝城。

往时今日

七年前,旧作一首【白露】。


09/08/2023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