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瀛海知何日 笑问床头几卷书

看到一篇中科院物理所署名的文章《时间的本质是?》,又一次撬动了我的三观,就像上次看《三体》一样,被哲学和科学的玄机所忽悠和涮了一把。

天将破晓时分,阳光还没有照进我在瓦蓝湖茅舍,周围依然是昨夜的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苏醒之后,时间告诉我,已然是我生命中新的一天,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天。

一瞬间,一种新奇的意识,让人类顿悟到了自然界固有的周期性——太阳重复再次升起。或许数千年前的某一天,曙光照进了古老的洞穴,唤醒了我们的祖先,人类开启了对时间永恒的追求。

在2023年的今天,如果想要知道时间,我们只需查看一下手机或者钟表上的时间。有些电子钟表上的时间,如我家床头柜的那只,一旦停电就停止工作。等电力恢复后,一切从零开始。昨天一觉醒来,天已蒙蒙亮,大约是六七点钟的光景,床头柜上的时间标明12点30分,日期是1月1日2000年。日常经验告诉我这不可能——可以感到的时间为清早,月份是9月,年份是公元2023年。

拿起手机看,手机与网络同步,网络又与一个原子钟同步。最终,我们所读取的时间是极其精确的。事实上,如果用现有的最好的原子钟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开始计时到现在,最终的计时误差也不过半秒。基于老式电钟停电对我造成的困惑,我家后来买的电子钟,都改成电池动力,并且跟原子钟同步。

该文却说,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谦卑地承认,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衡量的时间是自然的物理定律所固有的实体,还是人类创造的虚构之物。然后,就用深奥的哲学思考来阐述:我们对时间流动的理解,始于对自然界中可观测周期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依据我们的所看与所测提出了有关时间的理论。其中回顾了柏拉图的“时间循环”观点,亚里士多德时间“是对变化的一种度量”的看法。

时间是一种幻觉吗?这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亚里士多德就质疑时间的真实性:如果时间是由两种被“虚无”(瞬间消失的当下,即“现在”)分开的不存在(过去和未来,即“不再”与“尚未”)构成的,那么我们怎么能说时间真的存在呢?科学发展到今天,当代一些物理学家开始相信时间可能并非自然的基本现象,而是一种“涌现现象”。

这些观念和看法对于一个平常人,非哲学家的我,多半是模糊含混和似是而非的,看起来有道理,但是常识又无法让我全盘相信。所以,后面所谈的“测量时间的流动”、“时间的同时性与相对性”,“时间与空间”就开始有点云里雾里了。当他们得出“我们从未真正见过时间”的结论时,平常人就更不敢置喙了。

一个自19世纪以来就困扰着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奇怪事实:物理学定律无法解释为什么时间总是指向未来。后面的文章开始进入物理学和科学的思维,“时间之矢”,“量子时空”,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一系列物理学家的发现和探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概念、“麦克斯韦妖”的思想实验、“薛定谔方程”到“量子纠缠”是否存在,大大超过一个只学过2年中学基础物理的脑容量。不过成功地起到了一个“脑洞大开”的作用。原来,时间并不是简单的像流水,“逝者如斯夫”。

我们从观察时钟的摆动,到探索宇宙的命运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类的智慧正带领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未来前进。同样,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提出、接受、推翻和恢复了与时间理论相矛盾的理论。回想起来,看见流行理论如何在某种抽象层面上周期性的出现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肯定会与宇宙更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更深地觉察到彼此。

“苹果蜂”(Applebee’s)餐馆

最为一个普通的地球人,我看到的是日出日落,用时间单位来表示就是一天,科学家说那是地球自传了一圈。春去冬来四季循环,就是时间单位的一年,哥白尼说那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人从生到死,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多少次来计算,这就是我们的时间概念。

今天是农历的白露季节,也是人们观察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在某一个重复节点做出的一个计算方式。

为了庆祝地球从某一个节点周期性地公转到另外一个节点,我们到附近一家“苹果蜂”(Applebee’s)餐馆吃了一顿午餐,以示欢迎和欢送那个时间节点。

往时今日

两年前的今天,曾作【七絶·白露介壽】

白露清霜舊歲除
人間天地本蘧廬
浮槎渡海知何日
笑問牀頭幾卷書


09/07/2023 周四

宪法条文有依据 州官状告选举人

我从来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国宪法。我猜想,美国人,除了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大概都不会系统认真地学习过。即使学过,也不一定理解对了。法律的解释权往往在律师的辩护和法官的判决里。

之前曾经闲聊过一个跟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有关的话题。一个出生在美国的美籍华人,回中国探亲。返回美国时,海关和移民局拒绝他入境,理由是当时的美国排华法案认定他不是“美国人”。这个美籍华人于是根据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第一款跟海关和移民局打官司,最后胜诉。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第一款规定如下:

所有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都是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在州管辖范围内,也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

第十四条修正案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第二次制宪”之说。之后的大量司法案件均是以其为基础。特别是其第一款中“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的一项,是美国宪法涉及官司最多的部分之一,它对美国国内的任何联邦和地方政府官员行为都有法律效力,但对私人行为无效。

有关此修正案的法律解释和应用在美国国内一直受到争议,自由派通常会接受法院的裁决,并支持通过法院来推翻被指违反民权法律等行为。

上面的案例无非说明一点,法律的解释和应用在美国国内一直受到争议。自由派和保守派都通常以法院的裁决为准,来解释和应用这些法律条文。今天来聊聊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第三款。条文如下:

无论何人,凡先前曾以国会议员、或合众国官员、或任何州议会议员、或任何州行政或司法官员的身份宣誓维护合众国宪法,以后又对合众国作乱或反叛,或给予合众国敌人帮助或鼓励,都不得担任国会参议员或众议员、或总统和副总统选举人,或担任合众国或任何州属下的任何文武官员。但国会得以两院各三分之二的票数取消此种限制。

当下,第三款的内容涉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2024年总统大选候选人资格的问题。美国一些州,如亚利桑纳州、密西根州、新罕布夏州、纽约州、乔治亚州和华府等州的选务官员,以违反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企图撤销特朗普参选资格,成为特朗普争取2024大选一项挑战。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指称:“几乎所有法律学者都表示,第十四修正案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和2024年总统大选有任何关连。”特朗普这样说到底有什么根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第三款条文白纸黑字这样写着。

即使是保守派法律学者,对此论点也未获得认同。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三条明明白白规定,如果民选官员“参与叛乱或谋反”或者“向美国政府敌人提供援助或表达支持”,将丧失担任公职的资格,除非获得国会三分之二票数同意特赦。有愈来愈多保守派学者,包括哈佛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和退休保守派联邦法官皆主张特朗普在2020大选后以及1月6日前后作为,已违反第十四条修正案,将使他丧失再次担任联邦公职的机会。

另一方面,特朗普党内支持度扩大,遥遥领先,有线电视网(CNN)8月25日至31日的最新民调中,特朗普以52%支持度领先党内群雄,紧追在后的我们佛州州长仅18%。

关键是,特朗普在在2020大选后,尤其是1月6日冲击国会山的作为,是否可以定性成为“对合众国作乱或反叛,或给予合众国敌人帮助或鼓励”?当下,冲击国会山已经又定案,其中有人已经以叛国罪被判处22年监禁。

至于特朗普能否被判为叛国罪,我看比较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的。走着瞧。

往时今日

5年前的今天在纽约,外孙女出生的那些日子。有两首小诗留存。


09/06/2023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