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口谈和平共处 实力讲民主自由

一个推崇“自由、民主”的国家,却不尊重其它国家的民主自由,不断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一个自称尊重“法治、人权”的国家,却威胁和破坏他国的司法制度,公开提出制裁他国司法人员。

这种自以为是世界警察的逻辑和行为,完全是一种恃強凌弱的霸权主义,实在配不上推崇“自由、民主”和尊重“法治、人权”的称号。

被列为制裁名单的香港律政司长林定国

近来,看到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提出“香港制裁法案”,对香港在职和退休的司法公务人员等共49人提出制裁,遂产生以上想法。

本来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关系之一,应该是互不干涉内政,各自走自己和平发展的道路。如果以此类推,其它的国家,是不是也可以对别国实行“制裁”,或“反制裁”?这样一来,各国之间都可以相互干涉他国的主权和内政了。这个世界不就乱了吗?谁是始作俑者?

我非常赞同如下提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它国家的干涉。”

现在看来,这种提法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从历史上看,强国和弱国之间从来就没有过“和平共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当下的现况,并且被历史不断重复。那些美好的理想,就像“乌托邦”一样,令人着迷和幻想。而强者信奉的是力量,不是理想。

归根结底,发展自己,加强自己,让自己强大到别人不敢欺负,这才是“硬道理”。才能双方讲“和平共处”,才可以奢谈“自由、民主”和“法治、人权”。

空口白牙挡不住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铁嘴钢牙。同样,美丽的辞藻也掩盖不了骨子里以强凌弱的本质。


11/04/2023 周六

两党纷争出变数 加萨之战近尾声

11月的第一个周末。回过头来看过去的一个月。

自从上月哈玛斯突袭以色列以来,已经进入第四周。前三周以军以空袭加萨报复,最近一周则对加萨发动地面进攻。以军到31日已经包围加萨城,开始与哈玛斯恐怖分子面对面作战。

以军坦克推倒围墙,进入加萨走廊,全力扫荡哈玛斯。(Getty Images)

据报道,哈玛斯将据点设在学校、医院和清真寺的地下隧道,以致空袭殃及平民。加萨地下隧道星罗棋布,恐怖分子穿上平民服饰,混入平民之中,以色列的加萨之战,将会十分困难。因为隧道大都与建筑物相连,以军须先封锁建筑物,然后才能进入隧道,发动攻击。这将是场逐门逐户都市巷战,平民伤亡的数字也会大增。

对了有效对付哈玛斯,以军的进攻,使用特别武器和战术,例如一种“海绵弹”,这种炸弹可制造出如海绵的泡沫,封住隧道的出入口,将恐怖分子困在隧道内。以军又用一种紫色烟雾手榴弹,投入隧道之中,让紫色烟雾,散布于隧道之内,将恐怖分子的头发变成紫色。以军则留意有没有紫色头发的人,从隧道之上的建筑物走出来。

如果以色列的进攻不能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阻止,哈玛斯以后的日子将会更加困难,毕竟,在加萨这块弹丸之地,哈玛斯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下一、二周应该会出现局势较大的转变。

美国国内,面对突如其来的以色列与乌克兰两场海外战争,所引发的国家安全危机,加上国内南疆偷渡失控,两党意识形态拉扯对立,死灰复燃的高通膨、即将展开的大选,种种重大因素搅到一起,美国正前所未有的,走到关键考验时刻,一切都要在未来两周内有所结果,否则后果难料。

首先众院新议长展现新的立法手腕,把军援以色列与删除国税局预算绑在一起,单独成案,这项提案在众院已经获得通过。不过,此案送往民主党控制的参院,可能毫无通过希望。

乌克兰迄今为止反攻进展有限且缓慢。(路透)

新议长再把军援乌克兰与边界安全预算绑在一起,另成一案。看来拜登要军援乌克兰,比军援以色列还要难。这个做法让拜登白宫头痛不已,必须向共和党在内政上让步,才能完成援助以色列与乌克兰的国际承诺。

美国的变数,也是当前世界的变数。


11/03/2023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