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载双十二 四面楚歌谈援乌

“双十二”,年轻一代人多半不知道这个日子的意义,他们脑子里只有“双十一”。就是吾辈中人,恐怕也没有什么印象。

这个日子,之所以能在我的脑海里有这么深的标记,得益我母亲的经历,才有今日的传承。

母亲是东三省被日本侵占后,不愿做亡国奴,唱着“九一八”流浪到关里的青年一代人。抗日战争中的大记事她都记得,每到这些时刻,她都会念叨一番。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便留下了印记。正如过去幼儿的启蒙,开始并不知道或者不太明白先生传授的意义,只是死记硬背,直到鸿蒙初开,明白事理后,这才知晓所学其中的道理。

蒋介石和张学良

1931年,1937年和1945年这几个抗战的里程碑距今已经过来大半个世纪。1936年这个日子的主角们,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等人,以及母亲那一辈的抗日将士几乎已经消失殆尽,谁还会记得他们?除了历史教科书,大概还有她们的子女们。

这一天,对中华民族的前途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是一个有人恨,有人爱,有人骂,有人赞的日子。不过,历史已然翻过这一页,只是给后人留下经验和教训。

中华民族的复兴如今又面临波折,在大陆和台湾,中国和美国,动荡的世界局势面前,人们期待下一代的中国领导人,能像他们是上一代人那样,引领国人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美国拜登政府在援乌方面,除了在国会山受到阻碍,近半选民认为美国下一步援助乌克兰的1100亿花费过多。倾共和党的民众尤其不满,高达65%受访者觉得美国付出太多;相较之下,偏民主党受访者占32%,无政治倾向者则占52%。

除了美国对乌克兰的进一步援助充满不确定性外,欧盟对乌克兰的进一步援助也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匈牙利总理表示,在14日召开的欧盟领袖峰会上,他将阻止欧盟向乌克兰提供至关重要的500亿欧元(约537.8亿美元)救命金援。这项支出案需要欧盟所有成员国同意方可通过。

另外,美国国会一名共和党籍参议员昨日提出,他认为俄军实力难以征服乌克兰,更别提进军其他欧洲国家。既然对欧盟和北约成员国造不成威胁,俄乌战争会以“几乎每场战争结束的方式落幕”,也就是“人们谈判,各方放弃一些他们不想放弃的东西”。意指乌克兰应该放弃部分国土以结束对俄战争。

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上,这位参议员明确表示:“接受乌克兰将必须割让一些领土给俄罗斯人”,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

是啊,援助也做了,钱也给了,成效甚微。如若再继续下去,不仅老百姓不高兴,连政客也放话喊停了。老拜登的援乌政策够呛,民众的支持度也显著下降。还继续执迷不悟地走下去吗?

打仗要花钱,支持乌克兰最力的美国,却一整年没通过新的援乌预算,原已提供的经费与武器也即将耗尽。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见此情景急了,于昨天(11日)飞抵华府。在圣诞节前国会还没休会期间,赶来华府游说求援。今天赴白宫见拜登,访国会见国会领袖,是他此行的两大重点。

即使泽伦斯基得到拜登的支持,也难过国会这一关。目前看来,乌克兰的这个冬季,看样子不太好过。


12/12/2023 周二

一校点燃导火索 双重压力递辞呈

上周末参加国会众院听证会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州大学校长,面临国会保守派的要求辞职压力。

宾大主要捐助者致函宾大,要求宾大校长辞职,并且威胁她要是继续担任校长的话,就要采取措施,让该校损失大约1亿美元。这就是我所说的“金钱”的压力。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尤其是金主对学校撤资的压力下,宾大校长辞职了。

宾州大学校长马季尔((Liz Magill))5日出席众院听证会。(美联社)

这是就是美国的“言论自由”,是保守派又一次得逞,也是是自由派的又一次耻辱。如果没有类似1亿美元的压力,我想看看另外两位校长的骨头是否能顶得住。

美国历史上屡屡出现过这种情形,新一波的红色恐慌(New Red Scare )又在抬头,类似如电影“奥本海默”所揭示的“第二次红色恐慌”时期。我们这代人很可能都会受到这一波恐慌的影响。青年时受到中国WG洗礼的我们,知道这种动乱恐慌的最坏结果,只是希望我们能活着看到结局。

让历史记下这位校长和对她的指责。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有四起重大事件,导致她蒙羞下台:

关键1

首先,是9月22日到24日在宾大校园举行的“巴勒斯坦写作节”,未举办便惹争议。这场讴歌巴人文化的节庆并非学生带头举办,但宾大及费城区学生都参与筹划及自愿参加。马季尔与宾大高层因来宾名单,受到重量级金主及反诽谤联盟(ADL)重大责难。宾大校方坚称有责任在校园内维持思想自由的交流,几周之后金主们对马季尔及宾大治校高层的愤怒,便由闷烟四起变为燎原大火。

关键2

关键时刻之二在10月7日,哈玛斯(Hamas)攻击以色列,金主大举挞伐马季尔与宾大高层,要她辞职;率先发难者之一是私募基金巨擘“阿波罗全球管理”的首席执行官罗文(Marc Rowan),他表示反对马季尔倒不是因为宾大举办写作节,而在她并未大力谴责讲者仇视犹太人。马季尔接下来灾难控管并没做好。

关键3

以色列在加萨发动战争,反犹太活动在宾大及全国校园大举爆发。关键之三是,犹太裔民权法律组织布兰岱斯中心(BrandeisCenter)向教育部兴讼,指宾大滋养反犹太环境,未能充分回应犹太裔学生受到骚扰。众院教育和劳工委员会于是邀请马季尔及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与会作证。

关键4

马季尔与另两名校长5日作证,共和党众议员斯特法尼克(Elise Stefanik)质问三名校长,出现种族灭绝犹太人的声浪,是否违反学校的反霸凌或骚扰准则;三位校长均未明确回答,只说要看背景及行动而定。外界怒火很快散开。两党70多位国会议员8日致函三校董事会,要求罢免三名校长,马季尔终于在9日去职。

也许这是一个导火索,一个刚刚刻下的里程碑。


【冬雨】

乱了套的冬雨
用屋顶挡不住的雨水
去摇晃棕榈无辜的树枝

每一滴慌乱的雨珠
匆忙中带着各自的故事
将从西南到东北的无助
在飞溅中描述得淋漓尽致

直到找出
理由充足
渗入净土

如同那只纱窗上
在急雨中拼命扇动翅膀的蛾子
在等待
雨停后
跌落前
惊心动魄的回忆


【定格飘散】

我家高大槐树的旁边
长着邻家一颗秀丽的梧桐

当白色槐花在枝头绽放
梧桐展开一身平滑的翠绿

当梧桐树落下第一片黄叶
我已经坦然松开紧握故乡的手
挥一挥袖口上庭阴冷月的霜露清秋

指缝中漏下满把不堪的槐花
飘零洒落在门前空阶上
想要轻轻覆盖那枚寂寞的桐叶

思维赶紧在这里定格下来
生怕踏上梦里的落絮轻沾
一不留神 槐花和桐叶就飘散了


12/11/2023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