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和中文学校网站的负责人合作,她输入更新后的密码,我从手机上获得验证码,同时进入网站。然后将手机转为她的,正式完成新的移交。我则从子网站进入,问题解决。
一个星期以来,这是一个一直阻碍我上载文章的烦恼。不过,我知道问题迟早总会解决,因此,写作继续。多出来的时间去读书,竟然读完了两本书。真应了那句老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023年的12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又诞生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Jon Olav Fosse)。他因其创新戏剧及散文“为不可言喻的事物发出了声音”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新挪威语作家。
可怜的村上春树,继续陪跑。

约恩·福瑟在瑞典学院发表获奖演讲,演讲名为《无声的语言》。说到散文体的部分,他认为表达模式或者说讲述的行为包含着两种声音。“一个声音是那个说话的、写作的人的声音,还有一个声音是这个写作者所描写的人物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往往互相融合,以至于难以分辨到底是谁的声音。它直接变成了书写中的双重声音——当然,这同样是那个被书写的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其内部逻辑。”
这是我没有想过的一个方面。我的理解是写作者的声音通过被描写人物声音发出,也许,可以看成是两个声音。我们听得见的是被描写人物的声音,写作的人的声音是作者想表达的声音。
他的讲话,让我们了解到易卜生以外的另一位挪威剧作家的想法。我非常赞同他的一点就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从来不会像有人说的那样为了表达自己而写作,恰恰相反,我是为了离开自己而写作。”
另外一个看法也很有趣,“有些东西无法被言说,或不愿被言说,或在一言不发中才得到最好的表达。”是否可以理解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但无声的发言,或无声的语言,主要是由作品整体发出的。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还是一次剧场演出,重要的不是各个部分,而是整体,而这个整体也必须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有感于此,希望读者能从我【无声的发言】中,体会出我“无声的语言”。
不知道我是不是那个真实
或者虚构的小孩
远离尘嚣躲在树丛后的书面语里
用键盘和鼠标
交错成树枝和叶子
搭建一个遮风避雨的小屋
然后
点燃一支黑夜的蜡烛
爬进那属于我的地方
点燃蜡烛不是为了跟黑夜交流
也不打算对白天传递什么信息
蜡烛的燃烧是意义本身
有它自我存在的价值
故此我感到夜晚的安全
夜晚也感到了我的安全

除了剧本,他也写小说。他的小说《七部曲》中,竟然整部小说没有一个句号。他说:“这也不是我的发明。我就是这样写小说的,在一个持续的流动过程中,一个不需要句号的乐章里。”
最后,他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向来明白写作能救命,也许它甚至也救过我自己的命。如果我的写作也能拯救别人的生命,这就是最让我快乐的事了。”
啊哈,原来写作还可以“救命”!
往时今日
去年今天,有感新鞋子送不出去,依韵陆放翁【咏梅】词,戏作【卜算子·赠鞋】。

12/10/2023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