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后院静 攘外安内孰先行

上午和下午,在后院的微风中,静静看书,以获得大千世界外的一种平静心境。

不过,外面的世界并不平静。

美国国内,两党的党争,愈发热闹。民主党的总统拜登喊“别让普京赢了。”在白宫敦促国会尽快通过援助乌克兰的追加预算,他说,若俄罗斯总统普京拿下乌克兰,不会就此止步,还会攻击北约盟国,那么美军就必须得正面迎战俄军。

反对党派共和党人则认为,若要金援乌克兰,必须先巩固边境。并以数据表明,自从拜登上台以来,大约950万名移民非法入境美国,其中300万人遭到遣返,其余600多万人则留在美国,“如果把这个人数拿来对比,美国有31州人口不到600万”。

当年我在马里兰州居住时,全州人口也就600万人。这样的表达给人一个印象,美国又增加了一个州的人口。前段时间看到自称庇护城市的纽约市,但当10万名移民接受邀请时,市长就说难以负荷,声称将压垮纽约市。区区的10万名移民,非法移民里只占不到2%,其他98%则分散到美国各地,对规模大小不同的各个城市造成庞大负担。

“攘外必先安内。”记得中国抗战时间蒋委员长曾经这样说过。这句话与当前的“金援乌克兰,先巩固边境”可谓异曲同工。

俄乌战争去年2月爆发以来,美国国会批准针对乌克兰的军事、经济和人道援助超过1130亿美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做过比较,美国是俄乌战争中对乌克兰直接军援最大国,援助高达438亿美元。

拜登政府10月提出高达1060亿美元的援外预算追加案,其中计划提供乌克兰614亿、以色列143亿、人道援助91.5亿、投入台湾和太平洋地区74亿,而用在边境的资金136亿。难道人们不觉得将1000多亿美元用于援外,100多亿放在国内(边境),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吗?

我虽然是民主党的支持者,但是对民主党这样的花钱政策,我不得不认为还是共和党将更多钱用于美国本土,用于美国老百姓的身上的政策更好。


12/06/2023 周三

通膨之中现通缩 经济好转仍不明

这段时间,看到电视机的价格下降,50英寸以上的电视机从原来1000多美元下降到500美元,然后继续下降到200-300美元,令我吃惊。当然这里面有个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因素,但是降价的速度似乎远远超过技术更新的程度。因为人们不觉得电视机的技术有多大的升级和更新。

家电也有这个趋势。家里最近更新的洗衣机,韩国三星牌,算得上是好品牌,由原来标价的800美元降到500美元,跟感恩节的促销无关。一些数据表明,日本三菱电机的空调和家电部门销售也下滑,原因是经销商库存还很多。

据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大型制造业者仍在努力削减疫情期间积累的库存,整体而言,这些存货总值比四年前增加了近30%,为十年来最高。

我没有注意到的是,家具、旧车、房屋修饰类产品,娱乐设备等多种产品价格也出现下降。听说近来房屋也不好卖了,一边是受到房贷利率上扬,另一边是房价居高不下,双重夹杀使得国内房市交易低迷不振。

一些经济学者指出,这是一种通货紧缩(deflation)简称“通缩”现象。指整体价格物价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之前由于供给面出问题使物价上涨,现在供给问题解决,将能使通膨回降到均衡水准。内核产品通缩势头将持续加速到明年中,将能抵销服务类持续上涨的压力。当前大部分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仍在上涨,如服务类如房租及汽车保险等服务类价格仍持续上涨,只是涨势持续减缓而已。

圣诞节是一年中商品销售的最大和最后的冲刺,从中可以看到消费者的信心和明年上半年消费的趋势。现在已经进入12月份,我看到的只是家电产品的通缩现象。通缩是商品积压卖不出去的经济结果,当然可以反过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希望这是抵消通膨恶果,经济逐渐走向正常好转的现象。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中国政府刺激措施的影响仍不明朗,美国消费者支出减缓的疑虑开始浮现,全球制造业者的高库存情况会维持多久,目前仍不清楚。


12/05/202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