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青菜各所爱 米酒清酒异求同

又回到冬天里的暖和日子,早上出门穿单衣短袖,转回来身上还会小小地冒汗。气温又达80多℉。

看到一个视频节目,讲的是“中国米酒VS日本清酒”,颇感兴趣,因为这两种酒我都喜欢喝。看后得出的结果是,中国米酒是糯米酿造,甜,酒精成分低,日本的清酒是精米酿造,酒精浓度较高(15%)。仅此而已。

中国米酒在我们家乡学名叫米酒,方言也叫“伏子酒”,在其它地方也有叫做酒酿和醪糟的。

米酒这玩意儿我从小就喜欢喝。记得小时候过早,米酒可分为“清酒”、“蛋酒”和“糊(汤)米酒”。此“清酒”不同于日本清酒,而是从盛原汁米酒容器中捞出一勺,倒入碗中,在加入一勺开水和少许白糖。而“蛋酒”则是先将一个鸡蛋打入碗中,搅和均匀后,倒入一勺滚水将鸡蛋“烫熟”,最后倒入一勺原汁米酒。“糊(汤)米酒”则不同。用大锅烧开水,将米酒和适量的糯米浆倒入锅中,通常会加白糖和桂花糖,有时候还会加入糯米的小汤圆。这种糊(汤)米酒有点像藕粉,黏黏粘粘的,又甜又香,小汤圆吃起来又糯又软。这三者中,我比较喜欢蛋酒。

其实,还是正宗的原汁米酒最好,不仅味道甘甜醇美,喝完后嘴里还有“酒”味的余香。小时候最喜欢那些挑着担子叫卖“米——酒——”的货郎,从他手里买得一碗原汁原味的米酒,在拿回家的路上,偷偷地“咪”上一小口,那个醇正的米酒味道!至今还在我的味蕾记忆库中贮存着。

海外的中国店里,现在也有中国米酒卖。不过我们在海外学会了自己酿米酒。将糯米洗净蒸熟了,撒上米酒的酒曲(酒酵),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而成。这其中,酒曲的好坏和适当温度是酿出好米酒的关键。现在我家自治米酒已经达到家乡原汁米酒的水平,可解部分乡愁。

日本清酒(sake)还是在海外首次品尝。将清酒倒入一个暖酒器,在热水中保温,饮时倒入杯中,喝下去从口里经过食管到胃里,一路都是暖融融的。清酒的味道没有米酒甜,而是米酒入喉后流连在口中的那股“米酒后”的味道,细品有米也有酒。

朋友介绍一种“松竹梅”品牌的清酒,品尝后感觉不错。度数不高,入口平和,天凉时温酒下肚,一种绵绵的米酒“酒味”。夏日里冰镇入口也不错。一般我会买那种20美元一大瓶(3升装)的“松竹梅”。每有可口饭菜时,就“温”上一两小杯。不过我嫌热水温酒麻烦,用微波炉热个15-20秒就行了。虽然在仪式感上欠缺了一些,但是温度感却是一样的,关键是口感没有差别。

看到“中国米酒VS日本清酒”视频下有一个评论:“日本的清酒我是没喝过,但是我肯定是更好看我们中国的米酒,毕竟日本的清酒大概率就是偷学我们的发酵技术,我们江西客家人酿造的米酒,真的很好喝。”

从这段评论,可以看出一种偏见。“江西客家人酿造的米酒,真的很好喝。”我比较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江西客家人米酒大名。不过我相信这位评论员的话。因为“好”喝与“不好”喝,以及“好”吃与“不好”吃,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四川和湖南人人觉得辣椒“好吃”,广东和江浙人就不一定那么认为。别人觉得香菜好吃,我就不那么认为。所以,我相信这位评论员的主观自我感觉:“江西客家人酿造的米酒,真的很好喝。”当然,我家领导制作的“本楼米酒”,也“真的很好喝”!

不过,“日本的清酒我是没喝过,但是我肯定是更好看我们中国的米酒。”听起来不那么令人信服。评判的双方的优劣,只知道其一(江西客家人的米酒好喝),不知其二(没喝过日本清酒)就敢妄下结论,是否有武断之嫌?其背后的理由竟然是“日本的清酒大概率就是偷学我们的发酵技术”。其一,没有确实的根据,仅凭一番“大概率”的推论,就得出“肯定”(日本的清酒就是偷学)的结论,在法庭上恐怕通不过吧。其二,退一万步说,即使证明了日本的清酒是偷学中国的,那么,后进就不能超过先进?就不允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还记不记得中日的“甲午海战”?

有些国人的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及背后暗藏的盲目自信和夜郎自大的感觉,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伟人说过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是不是忘了?

在于我,中国米酒是我儿时的味道,是我故乡的一个基因。而清酒,是我成人后,领略世界各种美味的养分之一。虽各有不同,我都喜欢。我不会因为自己不喜欢威士忌、白兰地等等洋酒,就说洋酒不好喝,或者说洋酒不如中国的二锅头、汾酒和曲酒等白酒。这就是中国俗话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米酒、清酒,各有所爱。各种不同的爱汇集起来,就是人间的大爱。


12/02/2023 周六

太阳能手表之梦 穿越竟如此简单

2023年12月的第一天。晴朗,温度回升,80℉以上的缓和。

好奇怪,最近身边的书、电脑还有周围的一切,发疯似地将寻常之物都蜕变成一行行的短小朴实的分行形式。

自己知道,我天生不会是诗人,也不想被人当作是诗人。在诗中,在日常生活中,我真的都是这么认为的。

只不过闲来喜欢玩绞尽脑汁的游戏,将平铺直叙的文字码成分行的格式,像代码又不是代码,尽可能成为意向的组合。也许,这一切都得益于码农的经历?

【诗/人】

写诗的是人
只有人会写诗

写诗的人
不一定是诗人

诗是人的一部分
人也是诗的一部分

诗人不一定
非要写关于人的诗

有人写诗
整篇没有一个人字

有人想流芳百世
于是乎他的诗

有些诗歌宏大深奥
诗如其人

有时诗歌矮小平易
主人有凡人也有伟人

你可以认为自己的诗歌最好
即使可笑 仍然坚信不疑

但是写诗的诗人
终究也还是一个人

【小径】

走在黎明的小径上
没有追随不需引领
走着走着人就老了

暮色中的城市
长着长着越来越新
马路也越来越宽越来越长

海湾连着大洋永无尽头
前浪在海岸线趴下了
后浪又从前浪的背上涌来

我掏出口袋里的晚风
擦拭着人生的斑马线
一个真实不羁的精灵就在对面

【发呆】

呆呆看着日暮的斜阳
心绪有一搭没一搭的涌动

涌动有时是风云诡谲的云霓
有时是一种平淡无奇的虚空

如果虚空中有什么一闪而过
那一定是餐桌上夹着诗歌的肉夹馍

【空/满】

人生就是将这个世界
空白填满 生前和死后

让书架摆满书籍
有用的和没有用的

将冰箱装满了食物
健康的和不健康的

让垃圾桶塞满了废物
腐烂的和正在腐烂的

让大脑充满了思想
死了的和死不了的

【梦境】

有一个朋友
昨晚做了另一个梦
带着一只太阳能手表
穿越回远古时代

一群原始人追到他
只是嗅着他的手表
于是他把手表送给了部落头人
告诉头人拿着表对着太阳祈祷
表就会自动循着时间
带领他们的子孙后代走向未来

醒来后他想
这也许是远古时代外星文明
给地球人带来的文明
以及宗教信仰的起始

其实太阳就是我们地球上万物的神
没有太阳的庇护就不可能有人

而且我在这个冬季的早晨
还想要补充两点:

第一,我不知道身边就有
活着的亚伯拉罕或者摩西

第二,原来电视中穿越其实很容易
不需要剧本、导演和拍摄的机器

即使是地球上一个普通的梦
也可以传达宇宙或者太阳系的文明
即使是地球上一个普通的人
也可以在梦中成为默罕默德基督耶稣释迦穆尼

愿我今晚有个好梦
无需宗教信仰和外星文明
去穿越暗物质中我的藏身之地


12/01/2023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