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城近日解封 两新市四门落锁

阴天,继续阴冷,一副冬天道貌岸然的样子。走在路上,那种湿冷的味道,感到透过衣服就钻进了皮肤。如果不是套上护膝,膝盖和腿部一定会酸溜溜的隐隐作疼。通常,在马里兰,如果冬日的寒风中,夹杂着这么潮湿的空气,往往就是一场雪的预兆。

接近中午时分,温度从一大早的40多度上升到50度左右。水分子虽然凝结得越来越大,可是佛罗里达到底没有提供一个结冰的临界点。水分子等不及固化了,云层再轻浮也托不住浪子回归大地的急切情怀,于是,变成细雨,迷迷蒙蒙地飘洒下来,那种看不见水滴却让路面湿润的潮湿。


西安街头已出现春节人潮

昨日,出乎我的意料,封城月余的西安城终于解封。西安连续三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终于被降级为“低风险地区”。民众生活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离开西安城也只需要“绿码”即可,公共交通恢复营运,商店景区恢复营业。解封首日,西安街头已经现人潮,春节摊位开始摆出,超市等商铺年味浓浓。1300万西安父老乡亲们,终于走出阴霾。这一个月坚守,值!

下午看到一则新闻,位于中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按照要求,每五天实施一次常规区域全员核酸检测。19日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24日的新一轮检测工作发现13个阳性感染者,其中4例为本土确诊病例,其中绥芬河市3例、东宁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

鉴于中国的疫情清零政策,这两个城市已采取“四门落锁”措施,即公路、铁路客运全部停运,进出城严格交通管制,非工作车辆严禁上道,非保供营业场所一律关停,并加强社会管控。今天,截至当地时间25日13时,已排查“密接者”143人,“次密接”103人,已完成核酸检测149人,均为阴性。

中国疫情,星星点点,北起从黑龙江,南到广东,中有京畿重地附近的天津,中原腹地有河南,东有往日十里洋场今日检测疫情精准到穴位的上海。西安刚解封,东北又落锁,此起彼伏,不由想起曹雪芹《好了歌》中的那句: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家小丫头在今天视频中,仍然一如往常,习字游戏,谈笑自如,还在视频中演示新学的词汇“推”和“拉”的动作,看不出任何有“症状”的样子。听说朋友阳性有“症状”的儿子,开始逐渐好转,但是,那个还没到接种年龄的小孙女,却感染了,并且也有症状反应。

看马斯克的推文,不禁想:为什么有的人感染了无症状,有的人却有症状呢?为什么有的人感染,有的人就不感染呢?除了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同的,或者说是不公平的,还有什么别的高见吗?还有人人平等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看到美国最高法院开始受理歧视亚裔入学案的消息。是否支持大学招生采取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华人社区竟然两派针锋相对。想想这个不平等的世界,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势必对社会上的某一部分人造成不平等。如果在教育面前,种族均等(Racial Equity),那就会对一些分数高的考生不平等,尤其是亚裔,所以华人,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家长,许多人都持反对的观点。

其实这个问题,中国在古代的考试中早就存在。科举考试中,历来都是江南的士子考得好,连皇上也不得不权衡一下南多北少的状况,而明确规定南北双方各自中举的名额。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平权法,虽然这里主要是讲的汉人,不涉及美国比较敏感的种族问题。

即使在现代中国,实际仍然在沿袭过去的招生方法。在我离开中国前,1970-1980年代,曾经参加过大学的招生工作。那时的招生政策有两个不平等。一是对少数民族的考生,一律在高考分数线降低一定分数,比如说,汉族考生的录取线为600分,少数民族就是590分。在每年几百万的考生中,往往一分之差,就刷下成千上万的考生。这是对少数民族的照顾,一般人能理解。

尤其不公平的是第二个,全国统考,各省市考生的录取线却不一样。比如湖北考生600分录取,而北京的考生只要550分。这仍然是沿袭封建社会皇上录取举子的“平权法”。这不就是对湖北考生(江南士子)的不公平吗?为什么不能“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南方考生一直对此有意见。不知道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大学是如何解决这个招生问题的?

为什么新旧中国都不提倡机会面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呢?除了造成种族隔阂以外,里面涉及的社会问题可就大了去了。听听赞同平权法案的华人支持者是如何说的。

洛杉矶亚美民权组织(Asian American Civil Rights Orgs)发表声明,认为平权计划、多元化和反歧视计划,为女性和有色人种(包括亚裔美国人在高等教育和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机会至关重要,并且已成为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社会的基石。

声明指出,GPA平均绩点和标准化考试成绩等数字指针放大了这些不平等,与衡量成绩相反,大学越来越认识到标准化考试成绩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学业成功,并且存在令人不安的种族偏见记录。为了公平地评估这些数字指针的含义,我们需要考虑整个人,包括种族和全部生活经历,作为全面考核的一部分。

回到我前面提到的问题,不同(不平等)是这个世界正常现象,因此人人平等的想法是一种可爱的幼稚。不管是种族均等还是机会均等,争来争去,不管结果如何,总是会造成一部分人的不平等。何谓平等?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个体都有其实际的利益。说到底,大家只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各自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已。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上大学,那还争个什么?如果到了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大家各取所需的日子,那该多好啊!所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2022年1月25日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