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旋莫笑苍鹰老 一跃冲天擒兔还

今天4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特朗普总统今天宣布暂缓对多数贸易夥伴实施对等关税90天,但对中国加徵关税至125%,确实显示出贸易战策略的转向与升级。这场关税战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博弈,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政治与战略层面。

根据《卫报》分析,总体来看,这场关税战已演变成一场耐力赛。中国凭藉过去几年的调整,短期内有能力硬扛,而美国则试图通过极限施压寻求突破。但双方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做出重大让步,因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意志的较量。未来90天内,若美国无法找到更有效的杠杆,或中国经济内部压力未显著恶化,这场僵局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其它分析认为:

一、川普再掀关税牌,是政治操作还是经济战略?

特朗普此举将对中国的关税调高至125%,看起来是“谈判策略”的一部分,目的可能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是选举前塑造“强硬形象”。他暂缓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却单独加码对中,显然是在向选民传递一个信号:“我在对付中国”。

从历史经验看,特朗普在2018年开打贸易战后,并未真正“赢”得美国制造业回流,反而导致美企成本上升、农产品出口受损。这一次再打关税战,短期内对中国的冲击有限,对美国自身也是双刃剑。

二、中国早已布局“去美国化”的战略纵深

自2018年后,中国已经:大幅增加与东盟、欧盟、中东等地区的贸易;推进“一带一路”与RCEP、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提高关键产业(如芯片、新能源)的自给能力。

这意味着,中国如今面对类似2018年的压力,已经有了更深的缓冲带。外媒称“中国可能不再那么在意美国市场”,这种说法虽有夸张成分,但战略方向是明确的:中国在逐步降低对美依赖。

三、北京难以退让的“政治心理账”

从中共内部视角来看:当前国内面临经济转型压力,需要一个强硬外部态度凝聚民心;一旦在特朗普强硬下让步,容易被解读为“认输”,影响国内政治稳定;中美博弈已不止是贸易,而是大国博弈的象征。

所以,即使经济承压,北京仍倾向于“顶住压力”,把谈判时间拉长,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与调整空间。

四、未来可能走向:进入“慢火炖锅”阶段

短期来看:
双方都不太可能立刻退让;
企业与市场要面对更长期的不确定性;
全球供应链可能进一步去中心化,寻找替代路径。

长期则可能走向:
结构性对抗(冷战式博弈):科技、贸易、金融各方面脱钩;
有限合作,局部竞争:在绿色能源、气候等领域仍有合作空间;
局部爆发冲突或摩擦,例如在台海或科技禁运等敏感议题上。

当年到美国来,就感到中美之间早晚都会有一战。虽然希望最好不要在我活着的时候发生,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现在双方终于杠起来了,博弈开始。我们将拭目以待。

清朝有个诗人叫赵翼,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似乎不太有名。但是他《论诗》中的两句诗却被后人一再引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歌如此,中国历史如此,世界历史也是如此。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前,一位中国人写了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其中提到: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那时中美两国的差距,比现在大多了。回顾从一九四九年的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中国,我认为中国还是有底气的。


往时今日

三年前今日,曾作小诗一首《七絶·西風》。

猎猎西风破晓开
长空澹澹展胸怀
低旋莫笑苍鹰老
一跃冲天擒兔还


‎04/‎09/‎2025 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