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是四月的第一个周末。
退休后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刻意寻找花样和刺激的话。唯一提醒小区居民周末跟平常不同的是,周六早晨出门,各家各户门前的马路边上,都竖立着一个灰色的生活垃圾桶。社区每周收两次垃圾,一次周三,一次周六,周三除了生活垃圾以外,还有一个并排站立的蓝色环保回收桶。每当出门看到蓝色的回收桶,都预示着一周已经过了一半,有什么事情要抓紧办哦。而一只灰色的桶立在路边,则是告诉人们,周末该“休息”一下了。

周日,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也会发现与平常不同的地方。一是社区中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少了。平常早上七八点钟,就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车辆开往南门方向出去。开始以为人们是出门到街对面的麦当劳喝咖啡吃早点去了。我知道,有些美国人长期以来习惯了这种早餐方式,每天早上就爱这么一口,点一杯咖啡,来点简单的早点,坐在那里慢悠悠地打发早晨。有几次,偶尔到麦当劳吃早点,看到几位似乎是常客的老人家,几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天侃大山。这也是银发族消磨时光社交的一种方式。我们隔壁的隔壁邻居,就是每天早上开着他那辆拉风的红色法拉利跑车,一个人去独享他独自的咖啡之晨。她的老伴通常都是我们散步回来后,才睡眼朦胧地出来遛狗。这不就是美国人个性的体现吗?
但是,后来发现,在我们这里住的人,并不是像我们一样,都退休了,他们中有些人还要正常去上班。隔壁靠北的邻居,就是男的退休了,女的仍然在上班,是一家航空公司的“空姐”。美国的空姐,大家都知道,就是一种一般妇女能干的工作,没有年龄的限制。不像大陆的空姐,个个年轻,如花似玉,一到中年就都改行了。这位空姐每周飞几天,回来休息几天。如果看到她那辆双门的白色宝马停在车库,那就表示她在家。这时候,我们就会在锻炼中看到她娇小健美的身躯。疫情中,有段时间人们出门少,航班解相应减少,她在家中呆的时间就多一些。不知道在哪里又找了个临时工作,每天早上,会看到她驱车驶往机场相反的方向。所以,当我走在人行道上,看不到马路上车辆来往时,就会觉得有些异样,那是一种周末的感觉。
其次,是早上人行道上散步的人少了,这一点好理解,平常每天的日常锻炼和活动跟上班一样,周一打球,周二瑜伽,周三各种俱乐部活动,周四游泳,周五打牌,周末要么出去玩,要么在家休息,睡个大懒觉。像我们这样一周七日雷打不动早上散步的,也有,但是不多。周末早上,常常人行道上一眼望去,连个人影都没有,或者走一趟来回,只见到几个路人。这时候,你会觉得大地好安静,仿佛这个世界,周围的一切,空气、风声、鸟鸣、野兔吃草,松鼠觅食,此刻都归你拥有,展开双臂,就可以揽入怀抱。
第三,在一些住户家门前的车道上,会出现一些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东西,那是用颜色塑料纸包裹的报纸。这年头,还有人订报纸看?而且好像还是那些不要钱的小报纸。就像我以前上班,有段时间坐地铁进城,每天都会在车站前的报箱里捞一两份本地的免费报纸,猜猜字谜,打发地铁上的时间,顺便看看本地新闻。那时候,像“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报也有,不过都是要钱的。现在,还在看纸质书的很少了,看周末小报的人就更少了。当我看到地上扔的小报,觉得有点像民国初期,那些清朝遗老遗少留着大辫子的感觉。现在,每天电视里,充斥着各种新闻报道,从美国到世界各地,还有本地消息,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再不然,就打开电脑,甚至只要打开手机,就是铺天盖地的文字、图像、音频的骚扰。早上坐在桌子前,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冒着汽,一张报纸摊开悠哉悠哉的日子,虽然很经典,曾经令人羡慕,但是,都已经是发了黄的日历了。不过,我们这里,不就是一些“昨日黄花”还在生长开放的地方吗?

四月份,美国的新闻对疫情的报道,已经改为“后疫情”时代了。现在谈论的话题是要不要打第二剂补强针。全美的死亡人数还在报道,但是,大多人已经不再先跟以前一样关心疫情了。截至本月1日,全美单日确诊案例为3万1000例,而这项数据在过去两周一直维持稳定;全国整体住院人数也下降;每日染疫死亡人数也已降至704人,为去年8月以来最低。从这些数据来看,高潮已经明显过去。
中国目前每天确诊案例只有几千人,死亡人数不详,很少看见报道。但是按照美国确诊和死亡的比例看来,也只有几十个人。对此,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用他们的说法是“动态清零”,就是说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前提下,当出现本土疫情时,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求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使疫情能够及时终止,达到感染者清零的“社会面清零”。指的是在社会上的疫情传播途径已被有效阻断,发现所有添加确诊病例,都已经是在隔离中的密切接触者(密接者),或是密接者的密接者。
眼下,轮到上海,这个两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成为新冠疫情重灾区了。上海市卫健委2日通报,添加本土新冠确诊26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051例,个案仍在上升。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指出,上海疫情的规模“比武汉还要大”,但严重性比武汉低。未来在条件许可下,或可居家隔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日已赴上海“督战”,强调“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
在这种阵势下,据报道,今天(4月3日)解放军和16个省市十万人马驰援上海,公路铁路机场运力拉倒极限,俨然世界大战一般的动员;一场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决战即将拉开序幕,36小时关键窗口,4.11社会面清零。有人说:国运在此一役。上海大决战,必胜!

人们在观看,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和地区(上海,深圳、香港),尤其是上海,是如何在清零中从病毒的魔爪下解脱出来。如果中国真能把这几个大城市搞定,一旦熬过大流行,那真是中国的幸运。不过,现在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将来一定会告诉我们的。为上海祈祷!
晚间出门,对面屋顶上,一钩金黄的月牙儿在西垂,在暗黑色的天幕上,格外温馨和柔和。又是农历月初了。
2022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