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纽约行 (二)

品尝美食法拉盛 改换学校小丫头

喧嚣。睁开眼,已经7:30。比平常稍微起的晚了些。纽约,法拉盛就在眼前,耳边是窗外早起行人和车辆的鸣笛。是的,对于一个习惯了村野宁静早晨的村夫而言,就是喧嚣。

诱惑。也在法拉盛的早晨。出门早餐,各式早点满大街都是。这不仅是瓦蓝湖没有的,就连马里兰的洛城也没有。马州饿半拉山庄和佛州瓦蓝湖的早晨,只有新鲜空气和鸟叫惊扰了的宁静。

门口不远处,以前的东北餐馆旁边又开了一家东北快餐店,招牌上有早点,就是油条豆浆之类。前面街对面,是美式早点,类似麦当劳式的汉堡什么的。再远一点,可以看见中式西点的那家招牌,这家的西点不错,像是港式西点,它的面包、蛋糕不仅花样多,而且新鲜,味道都不错。

就到最近的东北快餐店吧,不记得这家铺面原来是干什么的了。进去一看,左边两张大圆桌,右边三张长方桌,各自配有一对火车厢式的三人长椅沙发。顶头是一排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中式早点。烙饼、包子、油条、馅饼,一流摊开各式凉菜,还有稀粥和甜、咸豆浆和豆腐脑等。

买了一个淡豆浆,浓浓豆子味从豆浆中飘了出来,自己磨的豆浆才有这个味道。要了一个卷饼,是包着塑料纸的,看着比较卫生。卷饼的馅是凉拌土豆丝,带点芹菜胡萝卜丝。这种做法以前没有吃过,大概就是东北味道吧。土豆丝略有点酸,还行,就是略微粗大了一点。领导点了一个咸豆腐脑,一个牛肉馅饼。吃完后说馅饼里牛肉的油太多。

店里总有几个人在进餐,也有人过来买外卖带走。生意不紧不慢,就像这退休的日子,悠悠的过着。偶尔有一只苍蝇飞来飞去,提醒我这是在法拉盛,一个苍蝇蚊子蟑螂依然自如地地方。本来想来一个正宗的北方早点油条豆浆,可是看到一大堆油条箩在一起,明显就不是刚炸出来的,于是便没有买油条的欲望。

我们在右手边的三人长沙发对面而坐。另外一张长方桌上坐着一个吃早点的人,还有一张桌子上没有人,却放着外卖的塑胶袋。左手边靠前的大圆桌有两位女士在进餐,靠后边的圆桌上是一位男士,模样看起来比我的年岁还要大。一边吃着早点,一边看着报纸,一副典型电影中上个世纪美国人吃早餐的“范儿”。现在的人,包括我这个“老朽”在内,佐餐的不再是报纸,早就是手机了。我也很少看到这种“活化石”了。

吃罢早餐,回到家里,开始将床单被单和浴巾和换洗衣服拿到马路对面的洗衣店。这家洗衣店前几次来就有,一直开着。不过门前有个告示,说是洗衣机和烘干机都换新了。果然,洗衣机分成大中小三种,分别为5.5/4.5/3.5美元一洗。烘干机还是25美分7分钟,一个美元28分钟。可能店主也换人了,现在是一个南美人在照看店面。以前是一个福州老板娘,很喜欢个顾客聊天。也可能是生意好了,雇个人来看店,自己可以干点别的。

上午,小丫头被送过来了。上午的时间是学习写字和画画,这是她妈妈布置的任务。去纽约前,曾商量我们住哪里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住在女儿的新家,它们二楼有三间卧室。其它的空间有很大,三楼是阁楼,有卫生间,也可以住人。地下室的空间很大,也有卫生间。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要上下爬楼梯。这个问题很关键,领导的腿关节不好,上下楼梯是个大难题。最后,为了照顾领导,我们还是住在法拉盛,这个公寓有电梯,不用爬楼梯。

小丫头很听话,虽然不喜欢写字,还是忍着写完了六页纸的作业。然后问她中午喜欢吃什么饭,她说要吃牛筋粉。马路对面洗衣店的旁边,有一家贵州餐馆“花溪王”,小丫头喜欢那里的牛筋粉那里就有。于是分别买了三种贵州风味的粉面,牛筋、牛腩、牛杂各一份,$10一份。跟四川的味道相似,红油盖面,油亮亮的,还不错。

午餐后,小丫头开始午睡。她自己到了这个时候,就躺到床上。即使睡不着觉,也不声不响的躺着,翻身打滚也不出声,这大概是学校培养出来好习惯。我们中午也会犯困,趁机大家都抽空咪一下。

下午小丫头午睡起来。下午就是玩游戏,讲故事。给她准备的小苹果也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决定到菜场去遛遛,买点她喜欢的水果:白桃和苹果,顺便买些其它瓜果如哈密瓜、火龙果等。

走在下午的马路上,8月底的纽约,天气时阴时晴,还有凉风阵阵。这是真的“凉”风,带着秋衣的凉风,吹在身上是凉快的,绝不是佛罗里达的热风。街上的行人,戴口罩的比较多,尤其商店里,戴口罩的是多数,其中不少可以看得出来是被遮挡住的东方面孔。看来,纽约,至少是法拉盛的华人,比佛罗里达要认真的多。在我们坦帕地区,多数人是不戴口罩的。没有戴口罩的我们,多少有点少数人的不自在。总觉得路人的眼光会在我们身上多停留一会儿。这种感觉,在纽约一直陪伴着我们。

傍晚时分,女儿下班了,过来接小丫头。大家一起到外面去吃烧烤。出了门,右拐走两个街区,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店(Huoban BBQ),就跟沿街排列的一般商铺一样。一般来说,这样的店,多半是年轻人去吃,我自己是不会进去的。为了不被时代淘汰,也体验一把年轻人的感觉,跟着下一代就进去了。原以为那些串串是烤的,其实大多数都是油炸物,如炸鱼块、炸猪脚等等。

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女婿告诉我,今天有些倒霉。他去停车场取我们给他的那辆丰田SUV,结果发现后窗玻璃被砸坏了,车上一些东西被偷,包括他的一双名牌鞋等等。似乎窃贼还把车当过临时居住地,在车上睡觉。都说好事成双,人倒霉了,坏事也会成双。昨天到他们新家,看到女婿的电动自行车,就停在房子外面两家共用的过道上。那是他经常接送小丫头上学的车。今早起来,发现被人偷了。算是对他们搬新家的第一次警报。

车被砸了,东西丢了,女婿似乎反应并不对太大。可能是因为不是迫切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只是感到这种遭遇令人烦心。还要去检查车子的破坏程度修理等等。自行车丢了,可以再买一辆,钱能搞定的事情,都不是大事。

这样,就开始了我们在法拉盛的生活作息规律。早上将小丫头送来,我们照顾她的学习玩耍和用午餐,晚上下班后在把小丫头接回去。女儿一家的正常作息不变,就是小丫头的“学校”和“老师”变了。我们也很方便,不用每天乘地铁或是公交车去“上下班”。而且,品尝美食也很方便。两全其美!


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