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武汉一个封字开头,封了一座城市。跨入第三个年头后的今天,疫情时断时续地“封”着中国大大小小地区,现今发展到要封“省”了。

中国卫健委14日通告,中国13日添加本土确诊病例方面,吉林省800多例,其中吉林市和长春市各占400多例。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4日宣布,为减少跨省跨市流动带来疫情外溢和传播,从3月14日起,禁止本省(特别是长春、吉林两地)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
不过,中国也有一个“不封”的地方,相比起来,这个数字就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不封”的地方,最高每日感染人数达5万多例,超过高峰时期美国的前三名,加州、纽约和我们佛罗里达州。欣闻近几日有所下降,据称,昨日添加新冠确诊个案3万多例。就这个数字也超过大陆各省市一天几千例的总和。到目前为止,该地累计死亡人数达3993人,超越两年前武汉市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3869人。
仅就人口而言,武汉几乎是这个城市的两倍,更不要说全中国的人口了。区别在哪里,恐怕最大的区别在于一国两制,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在于人们对于“不自由毋宁死”的追求。
听说,与之相邻的另一个比武汉还要大的城市,以及该城市所在的省,也要封了,或者已经开始封了。该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人员非必要不得随意离开。
中国疫情飙升,致使多地“封城”。虽然绝对确诊人数相对于其他国家不值一提,但是从自身的相对比例上看,传播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尤其考虑到中国潜在的人口因素,更使得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面受考验。
不管是疫情还是俄乌战争,都是沉重和令人不安的话题,下面换个不同话题。
我们佛罗里达州出了一件怪事。一名63岁特教女老师莱丝(Rhonda Rice)正面临一项指控。为什么呢?说出来难以置信。

起因是一罐泡菜。有一天两个男同学在学校福利社打工,看到莱丝老师拿了一罐泡菜。这两名学生有些怀疑莱丝老师是在行窃。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的故事。孔乙己因为偷书,被被人打残了腿,被小孩子哄笑。孔乙己还辩解:“读书人怎么能叫偷书呢,要叫窃书。”
两名学生便要取回泡菜罐,这位60多岁的莱丝老师,据说就咬了他们的前臂,并在他们松手时重新取回泡菜罐。狗咬人,不稀奇,老师咬人,这还得了,这两名学生马上向学校反映此事,学校于是报警处理。这种事情还值得报警,学校处理不了吗?
莱丝老师当时向调查人员声称,她在“跟学生玩”,她只是“舔”了学生两下,不承认咬他们。孩子的家长说:“即使是舔了他们,也让人难以置信且无法接受。”学生家长于是将莱丝老师状告公堂,她面临两项轻罪指控,并将于本月底出庭受审。
莱丝老师被原任职的中学停职三天后,转到另一间中学继续任教。
莱丝老师的行为引来众网友热议。有的说:“那罐泡菜一定很好吃”。有的说“她应该舔那罐泡菜,证明那是她的”。还有的问:“为什么佛罗里达总是发生莫名其妙的事?”
我在想,莱丝老师会“窃”学校福利社的一罐泡菜吗?一般来说不会,但是,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个世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谁知道呢?试着推理一下。
假定莱丝老师真的“窃”了,这两个学生去制止她,那他们就是满满的的正能量行为。就有些像我们小时候讲的小英雄“刘文学”,为了不让地主偷公社的辣椒,结果英勇牺牲的故事。这时候不管莱丝老师是“舔”、是“亲”、是“啃”还是“咬”都是错误的行为。偷窃在先,咬人在后,一错再错,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如果莱丝老师拿的真的是她自己的泡菜罐,却被学生误会为“窃”,并要从她手中夺回。争夺之中,两个半大小伙子年轻力壮,莱丝老师年老体弱,况且双拳难敌四手,情急之中,无奈中用嘴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不管是“舔”还是“咬”他们的前臂,似乎也没有什么过错。不是吗?私有财产不得侵犯,这是美国法律所保护的。两个学生污人名节在先,抢劫私人财产在后,也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和教育。
如果是后者,莱丝老师充其量是“防卫过当”。我听说,美国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个日本学生迷路了,到路边一家人家问路。屋主人让他不要过来,那个日本学生没有听懂英文,继续向前走,结果被主人一枪打死。事后法院判定屋主人无罪,因为那个无辜的日本学生不听阻止,闯入屋主人的领地,所以,屋主人有权开枪自卫。虽说这个例子有一点极端,但是,同一个道理,私有财产不容侵犯,自卫有理,哪怕打死人。
还有一个近来发生的例子。一个年轻白人带枪参加反对“黑人命也是命”的活动,混乱中他开枪打死两人。后来法院判决他无罪,因为他觉得他的生命受到致命的危险。按此说来,如果有人“抢”你的东西,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咬”两下又怎么了。
当然,以上仅仅是“推理”。看来,作为起因的那罐泡菜的所有权,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不弄清楚,就不知道莱丝老师是被学生发现“行窃”而恼羞成怒咬人,还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财产,在搏斗中不小心“舔”了学生两下。
也许,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其它情况发生。总之,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大家不要轻易就对一个事物的是非曲直下结论,这样往往并不能反映客观事实,而且容易出错。
注:
我们小学的时候,刘文学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刘文学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地主老财欺压,直到解放,他们全家才过上好生活。他自幼品学兼优,上小学后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先后当选为小队长、中队长。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热爱劳动,坚决维护集体的利益。
1959年11月18日晚,刘文学帮助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主王荣学偷摘集体的海椒,他当即大叫一声:“老地主偷海椒啦!”并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阻止。王荣学见事情败露,拿出一块钱想收买刘文学。面对王荣学的收买和威胁,刘文学丝毫没有动摇保护集体利益的决心,高声叫道:“不要你的臭钱!”随即,他不顾个人安危,与坏人展开了搏斗,终因年幼力薄,被王荣学活活掐死,牺牲时年仅14岁。
后来,有关刘文学的故事至少有了三个不同的版本,跟官方的版本不同。因为年代久远,又没有亲身经历,而且没有见到其它拿得出手的“证据”,所以无法辨别事情的真伪。不过,从后来发现的“雷锋叔叔”故事的造假中,人们有理由怀疑刘文学的故事是否和我们在课堂上讲的是一样的。
202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