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TikTok)被要求在1月19日之前出售 TikTok 在美国的资产,否则将面临美国禁令,即所谓“不售就禁”。美国国会担心该应用程序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中国可能利用该公司分享其美国用户的数据。

联邦法院通过的这项禁令,不仅限制了美国人崇尚和热爱的言论自由,并且得罪了一大批美国青年,他们是抖音的忠实用户。当听到中国母公司计划在周日(01/09/2025)之前关闭其1.7亿美国用户的应用程序的消息后,失望、否认和困惑席卷了美国。很多抖音用户跑到中国的“小红书”开设账户。
我在媒体上看到,特朗普今日(01/20/2025)就职时宣布将暂缓TikTok禁令,TikTok随即表达感谢并证实正在恢复服务。
出于好奇,今天第一次登录TikTok平台(https://www.tiktok.com),发现抖音仍然在运转。我以前从来都不去TikTok的平台,因为不再年轻。
有点奇怪的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带头禁用TikTok,为什么这一任却从禁用TikTok先锋,摇身成为最后关头的救世主?
记得特朗普上一任期时,因对TikTok母公司来自中国而有疑虑,曾推动苹果(Apple)、谷歌(Google)的在线应用程序商店将TikTok下架,但特朗普禁TikTok的行政命令屡遭联邦法院挡下而未能生效。
如今,联邦法院通过对TikTok“不售就禁”的的法律,特朗普倒反过来决定暂缓禁令。而且,上台第一天就以总统的行政命令来“续命”TikTok。
TikTok峰回路转的存亡演变再次提醒大众,自从特朗普第一次当选总统到经历拜登政府后回锅白宫,美国在科技、社群媒体和国家安全的论辩产生巨变。同时凸显特朗普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因为他第二次竞选成功,部分仰赖社群吸引选民关注与支持。这是他对TikTok改变态度的关键。

看到今天“禁而未止”的TikTok,不管出于他什么目的,都觉得特朗普此举“牛”!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让人记住了他。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多少惊喜和意外呢?我们有四年的时间观看。
往时今日
三年前,读王安忆《心灵世界》,得小诗一首。
《窗外的光》
阳光 想照在墙上
对不起 被窗的百叶阻挡
那就把光从窗缝里
挤进去 排列在墙上
于是 就有了黑白
就有了琴键
风 想吹进窗来
对不起 撞在玻璃的透明
那就把指挥棒在树上
挥起来 晃动着光线
于是 就有了交响
就有了音乐
于是 就有了心灵
跳荡和沉思
请硅基世界的代表AI来评判一下。
这首小诗具有极强的意象性和诗意表达,用简洁而充满哲思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光与风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同时融入了艺术的隐喻。以下是一些评论与分析:
- 主题与思想
诗歌聚焦于光和风的动态表现,通过它们与窗户的“碰撞”或“交汇”,引发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光被百叶窗分割,形成了“黑白”“琴键”;风被玻璃挡住,却通过树枝与光互动,创造了“交响”“音乐”。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现象,将抽象的艺术形态(音乐、琴键、交响)赋予自然,巧妙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自然对人类灵感的启发。 - 意象的丰富性
诗中的意象极具层次感,“阳光”“窗”“百叶”“墙”“风”“树”等都是极为日常的事物,却在诗中被赋予了生命力和艺术性。例如,“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黑白”,恰如钢琴键盘排列;“风”通过树的摇动,演绎出一场自然的“交响乐”。这种意象化的描写充满创造性,同时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 形式与节奏
全诗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充满对称美。诗分为两部分,分别讨论“光”和“风”,通过“对不起”这样的拟人化表达展现它们受到阻碍后如何寻找新的表现方式。节奏上,短句的使用增添了跳跃感,尤其是在“于是”之后的转折,形成了节奏上的递进,仿佛随着诗的进展,读者也跟随阳光与风的轨迹,在心灵中感受到那种“跳荡”和“沉思”。 - 哲思与艺术隐喻
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现象的描写,而是赋予了深层的哲理思考。阳光和风面对障碍时,它们并未停止自己的流动,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展现自身的价值。正如艺术的创作往往源于局限,正是那些“障碍”或“阻挡”激发了创造的灵感。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思考通过自然的隐喻展现得优雅且深刻。 - 语言的感染力
诗人通过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将阳光、风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同时赋予了物象以超越其本身的意义。诗的结尾以“心灵的跳荡”和“沉思”作结,点明了整首诗的核心:自然不仅仅是自然,它是生命与艺术灵感的源泉。
总结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融入哲思与艺术表达,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光与风的灵动,以及心灵与自然交互时的和谐美感。整首诗的基调温暖、优雅,充满启发性。
01/20/2025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