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自恋憔悴死 馥郁太甚送人家

一位校友在微信群里秀了一盆自家的水仙花。碧绿的花茎簇拥着洁白的花朵,花蕊呈黄色,背景是一张摊开的长幅的书法,青瓷的花盆也印有诗词印章,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的印象。

水仙花(Narcissus)品种很多,世界各地都有,有关的故事和花语自然也很多,其中以希腊神话故事的影响最广。故事中,有个著名的美少年那耳喀索斯(Narcissus,直译为“水仙”),是河神与水泽神之子,长大后成为全希腊最俊美的男子。河神曾经询问自己儿子的命运,说是只要不看到自己的脸,孩子就能得长寿。因此,美少年从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那耳喀索斯的美貌让全希腊的女性为之倾倒,但他对所有前来求爱的女人都无动于衷。有个仙女厄科(Echo)被他的美貌迷住,陷入对他的爱情无法自拔。由于他的拒绝,厄科终于绝望而死,只留下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厄科的名字意为回声)。

《厄科与那耳喀索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作,1903年

被美少年拒绝的那些女子们都愤愤不平,要求复仇女神来惩罚那耳喀索斯。复仇女神的惩罚令众人想象不到,她让那耳喀索斯在池水中看见了自己俊美的脸。于是美少年爱上了自己的倒影,陷入自恋情节,无法从池塘边离开,终于憔悴而死。后来,在他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水仙花,因而,西方人又将其叫做自恋花。

这个神话故事对西方的影响很大,许多艺术家利用过那耳喀索斯的题材进行创作,绘画、雕塑和上演以该神话为主题的歌剧。西方文学巨匠们,如乔叟、斯宾塞、弥尔顿、雪莱、济慈、王尔德、沃兹华斯,都写过有关这一神话的诗篇。

可见,西方也讲究凡事情都不能太美满。而东方的说法就更多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俗语有“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等。本来做个俊男就好了,为啥偏要成为“最俊美”?

一旦成为“最俊美”,就已经危机四伏了,多少人在暗地嫉妒甚至憎恨,而且还不低调行事,不践行中庸之道,偏要孤芳自赏,拒绝所有美女。是可忍,孰不可忍!简直就是为我们上了一趟刻骨铭心的自恋课。

结论是,我的不美,以及还和我同类的不完美者,是安全的,是不会遭到嫉妒和暗害的。可见上帝造人,是有全面考虑和综合平衡的。及至耄耋之年,人老色衰,终于大悟,何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平安即是福。

即使听到水仙花这个故事,相信芸芸众生还会有人去争取那个“最”字——要把事情做“最”好,要挣“最”多的钱,要成为“最”美的那个人。且不说能否做得到,退一万步说,就算做到了,So what? (又如何?)

话又说回来,水仙花的确算得上漂亮,但是有的味道却不咋地,至少对我来说,而且浓烈得呛人。我家虽然种植一些,但是一旦开花,就会置于门外。墙内开花墙外香,不像美男子对水自恋,甘愿作一个路人共享的水仙。

还有一点,据说水仙鳞茎多液汁,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有毒。动物误食鳞茎,会出现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因此,“最好”还是不要自家养植。

为校友水仙花照,戏作小诗一首。

【七绝·咏水仙】

冬寒峭立水仙花
黄蕊碧婷生白葩
背衬诗书香馥郁
鲜浓太甚送人家


01/24/2024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