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待发。明日一大早到机场,开始我们10天的美国西部大峡谷之旅。

听说现在飞机票都在上涨。我们是三月份预定的,从坦帕到拉斯维加斯,来回179美元,算是很便宜的机票了。航班是个国内小公司“精神”(Spririt)。不过,票价便宜是因为飞行时段不好,清早6:30起飞,回来清晨5;30。航空公司由于机票便宜,对行李托运的费用要价较高。每人限定免费携带一个小背包,可以放到机舱上面行李箱的那种。托运的行李一个要另外付50-60多美金,几乎是机票的三分之一。如果是一个人走,带个背包,倒是比较经济实惠。如果带一个托运的箱子来回,就增加100多美金。
我们出门旅游10天,带得衣服较多,一个背包是装不下的。我们除了每人一个背包以外,还带了一个行李箱。加上领导腿不好,需要坐在靠走道的座位,于是我们又预定了一个走道的座位。这样一来,加上政府的税收,七七八八每人从一张不到180的机票,到全部附加算下来,实际付费280美元。不过从佛罗里达的坦帕到拉斯维加斯一共空中飞行近5个小时,这样看来,机票应该还算便宜的。
这次行程的目的是西部大峡谷地区的两个州,犹他州(Utah)和亚利桑那州(Arizona)。这两个州,虽然以前都曾经去过,但是也就是下马观花的看了一下。

犹他州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小州,人口约300多万。我们游历过犹他的州府盐湖城(Salt Lake City),这里居住了犹他州近80%的人口,可以说,到犹他州,不可不到盐湖城。在盐湖城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地的摩门教(Mormons),以及这里政府明令禁止,地方上实际默许的一夫多妻制度。盐湖城有全世界最大的摩门教堂,我们参观过,真的是金碧辉煌。美国的历史短,在教堂方面比不过欧洲的古老和沧桑,但是可以用现代化的辉煌和宏大来弥补。
盐湖城超过半数的当地人士为该摩门教徒,因此盐湖城又被称为摩门之都、摩门之城。近些年,城市人口有重大变化。拉丁美州人口占了19%。在政治的计划下波黑、苏丹、阿富汗、索马里和俄罗斯难民居住在盐湖城。从我们习惯了的东岸到犹他州的盐湖城,除了地理环境的区别,走在大街上,你会觉得整个的宗教气氛的不同。以此展开的文化和社会文明,对我们东岸习惯自由风气的人带来的些许讶异和压抑。
但是,犹他州在旅游方面,得天独厚,在大峡谷奇特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少著名的美国国家公园。例如拱门国家公园、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锡安国家公园圆顶礁国家公园、峡谷地国家公园等等。我们此行将会游览其中的一部分。
亚利桑那州,在犹他州的南方,再往南,就与墨西哥接壤了。亚利桑那州南部以其沙漠炎热的夏天和温暖的冬天闻名。我们造访过亚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尔(Scottsdale),一个不大的西部城市,官方曾经称其为西部的“极西之镇”(The West’s Most Western Town)。我们是夏天去的,正好是炎热季节。作为武汉人,我对热倒并不害怕,只是这里非常干燥。城市里很少看到阔叶树,甚至干燥和炎热得连我们东部前庭后院常见的青草都不生长。有些人家门前远看一片葱绿,十分养眼,可是走进一看,原来是人造的塑料草皮。看到几户高墙深院中有绿草隐现,还有自来水喷头浇灌,想必是大户有钱人家才养的起草。

亚利桑那的另一个特点是沙漠,而这里的沙漠完全颠覆了我印象中的沙漠。出国前,我印象中的沙漠,是戈壁滩上一望无际的沙丘,没有任何植物,骆驼踩在松软的沙粒上行走,那才是黄“沙”漠漠。而这里的沙漠根本没有沙,是一片红土,上面满是巨大的仙人掌类植物和一些耐旱的植物衣被。原来,沙漠可以是红色的,而且沙漠并非一定要有“沙”。英语的沙漠Desert一词,其实指的是偏远荒凉贫瘠的土地。而沙漠真正的定义主要是指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毫米(10英寸)的地区,由于没有水,这些地区地表生物存活十分稀少。
上次去亚利桑那,没有参观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是一个遗憾。不过,多年以后,这个遗憾就要从明天开始,被抹平了。

美国西部有个高原,叫科罗拉多(Colorado)高原。这个高原是美国唯一的沙漠高原,除了横跨我们要去探险的犹他州、亚利桑那州以外,还有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高原流淌着一条河流,科罗拉多河。由于高原凸起和河流切割的地质作用,亿万年的时间形成了地貌奇特的科罗拉多峡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国大峡谷。中国著名的长江三峡全长不到200公里,而这条峡谷长达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最宽处13公里,这也是长江三峡所不能及的。在它的峡壁上刻着地球发展的历史——大约有三分之一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石壁上,谷底的岩石大约经历了二十亿年的岁月变迁,是地球年龄的一半。
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其实只是其峡谷的南缘和北缘,由官方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服务处管理。而西缘则是印第安人保留区。看介绍说,大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缘干暖,植物稀少;北缘高于南缘,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
我们将采取自驾游的方式,事先并不制定特别详细的行程,只是大致定几个点,走到哪里具体看什么临时决定。同游的朋友也都是60-70岁的人了,大家心照不宣地采取既来之则看之,看多少是多少,点到为止的随兴游方式。不求景点的面面俱到,适当照顾身体。不过,大峡谷之行,到底不比邮轮出行,还要自己开车,找餐馆,找旅店,还要“下马观花”走路爬坡,相对于舒适的邮轮出游,还是比较辛苦的。好在现在身体还行,还能够走上几步路,否则,不抓紧时间出来走走,到时候腰酸腿疼其它毛病一起来,想动也动不了了。
也许,这是我们人生最后几博中的一搏了。期待!
脸书发来6年前小诗两首。

犹记新荷尖小角
悄然碧叶鹭飞汀
莲花盛放春光尽
蓬落终须伴泛萍

孟夏牡丹娇态羞
园中数点逐风柔
采来国色颦婷立
好借天香染白头
素雅浓妆皆华贵
天生丽质自风流
此生若得结知己
滚滚红尘复何求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