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幸福十标准 衡量自我打几分

听说有人给老年人的幸福感打分,出了10道题,每题10分,满分为100分。闲来无事,做来看看。

第一条,退休后有退休金。这一条似乎不难,在我朋友圈里的人,基本上都符合这一条。但是,我的视野以外,一定还有老年人没有退休金,如中国一些农村的老人和美国大街上的流浪汉。第一条是维持日常生活来源最为基本的条件。有比无好,多比少好。

第二条,拥有自己的房子。房子不管大小,都是自己的窝。在我们瓦蓝湖社区,家家户户都拥有自己的房子。我朋友圈里的老人们,也都是如此,有些人还不止一套住房。我知道,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没有自己房屋的老年人还是有的。第二条也是属于保障老年人幸福的基本条件。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钱,租房子买房子,住旅馆住饭店还是住邮轮,都不必为此担心。

第三条,有个老伴。据说是身边有个伴,生活不孤单。对于我来说,很赞同这一条。但是,不知道是否适合所有人?如果每天身边有个呱噪得让你讨厌的人,还不如没有的好。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孤独终老,想必也是有其原因的。再说,让老人生活不孤单的方式有很多,并不是非老伴莫属。至少,AI机器人也是一个选项。

第四条,基本无大病。举双手同意!如果说,有钱可以买得前面的三项幸福指标,那么,健康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至少,目前我在这一条上是幸福的。

第五条,子女不啃老。对于我们这些中国计划生育的一代人,独生子女是标配,出国后可能会有些许的例外。朋友圈和社区周围的老人们似乎很少听到子女啃老的故事。我家女儿工作后,几乎从来不在经济上“啃”我们,反而是时不时的“贴”我们,真的是个小棉袄。当然,子女啃老的故事倒是听得很多。

第六条,每年能出去旅游,一年至少一到两次。这正是退休后的我们正在实践中的“幸福”。鉴于身体状况,每年世界各地至少一次两周的邮轮旅行。其它的就是国内各地短途旅游,别说世界大,其实只要心胸大,到处都是可以旅游的地方。

第七条,断绝不必要的交往。因为与某些人交往,毫无“正能量”产生,还是免了吧。我应该算是喜欢交往朋友的人,常常抹不下情面“断交”。不过,慢慢地也悟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近来,那些对我产生“负能量”的人,我开始避免跟他们交往,实在不行就果断“拉黑”他们。对!要拒绝任何带来烦恼的交往。

第八条,有点存款。有点就好,不能没有,关键的时候能够救急。这话不错。多多益善。

第九条,有点信仰。这个信仰是指什么,是指宗教信仰的“上帝”、“佛主”,还是无神论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虽然没有明说,大概指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吧。以前如果说我有什么信仰,现在我真的不知道了。听说,很多人临死前,获得了某种信仰,然后从皈依信仰中获得幸福。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不知道有信仰的人的幸福的。

第十条,有一个爱好。比如打牌、书画、唱歌、健身都行。要说我对俗世的爱好,那可比信仰要来得多。我兴趣比较广泛,爱好自然也多。大部分都是年轻时获得并沿袭下来的,也有一些是中年和退休后获得的。这一条是我自信可拿满分的。

不管这十条是否“标准”,自我检测后,可以偷着乐一下。不敢说满分,起码可以高于平均分。

往时今日

去年今日,曾经作【七绝·往事】记之。

篱下黄花又一年
常萦旧梦水云天
闲来笔下聊前事
老去年华荡暮烟

2016 年的今日,曾为家乡父老抗洪救灾而做七律一首。


07/11/202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