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谈记忆 遥想童年牛角酥

八月七日,让我联想到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事件,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地点就在我小时候居住地的附近,走路不到五分钟的地方。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在此地周围流连忘返,对这里的一砖一石都十分熟悉,尤其是那家著名的“邦可”面包店,那透明的橱窗,和玻璃柜台里刚出炉的面包、蛋糕,以及奶油牛角酥。

牛角酥

记忆这个东西很奇怪。虽然,记忆不像思维在自然界只有人类享有,但是,由于人类的记忆可以跟思维联系在一起,因此,从记忆中产生联想,它跟动物的记忆还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对“邦可”面包店的记忆,就能勾起我“八七会议”的记忆。

通常我们说的记忆,代表著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化分。有人将记忆过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编码、储存和检索。有人认为记忆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的。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识别和记住,并形成一定印象的过程。识记又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也不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我对面包店的记忆就是无意识的,只因为它对我的感官(视觉和味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加上需要(饥饿)和兴趣(喜欢好吃的东西)所能产生深刻情绪体验的内容。

有意识记一般指的是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比如说考试的复习资料,或者历史事件“八七会议”,就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种有意识的识记。

第二个环节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一种强化过程,使之能更好地成为人的经验。据说人类记忆与大脑海马结构和大脑内部的化学成分变化有关。这一部分是我比较生疏,也是我感到奇妙的地方。至今仍然不知道人类的无数个识记是如何保留在大脑里,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消失。听说,人的大脑容量足可以记住人一生发上过的所有事情。

这样一来,记忆就涉及到回忆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我最关心的环节。因为我天生就属于记性差的那一拨人,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常常被忘记,尤其是在需要它们重现的时刻,如考试和解决问题。我最关心的是通过什么办法或者技巧,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力,将那些在大脑海马体中存储多年的识记迅速地调出来。比如说,我怎么会在今天一下子回忆起“八七会议”和“邦可”面包店?

现在有了电脑和网络,人类编码、储存和检索记忆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我可以很方便在网上查到八七会议的资料,如会址在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过去的原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也可以从Chat GPT问到八七会议是对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一幢公寓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的简称。1927年的四一二事件后,国共合作失败,中共被国民党清除出党。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撤销时任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职务并清算其错误,并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八七会议是中共的一次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共进入了国共战争和红军的新时期。

八七会议会址

今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人类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会更方便地存储在微小的芯片中,或者可以像手机和耳机一样的方便携带,或者被植入大脑,随时随地方便的使用。我现在担心的记忆问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当我回想起“邦可”面包店时,鼻子里会充满了面包和鸡蛋糕的香味,嘴里也会涌起牛角酥中的奶油在舌尖溶化的感觉。

还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08/07/2023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