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神秘 —— 地中海-希腊雅典(一)

得得马蹄体育场 悠悠文物博物馆

一觉醒来,游轮一大早就静静地停泊载在比雷埃夫斯(Piraeus)的码头,此行的最后一站雅典到了。按行程,游轮将在这里停一晚,明天上午离船。

刚开始,看着比雷埃夫斯有点弄不明白,不是到雅典吗,怎么又弄出个比雷埃夫斯,难道雅典还有另一个名字?原来比雷埃夫斯只是一个深水港口,可说就是雅典的港口。坐船到了比雷埃夫斯,就等于到了雅典,2500多年前就是如此了。

1837年的比雷埃夫斯港,从一幅旧油画来看,是这样的。看起来,当时也是很繁忙的。

游轮对面的比雷埃夫斯港口。

在游轮上看,这是一个可以停泊多艘大游轮和货轮的现代化大港口。我们的“荷兰美利坚”游轮公司,似乎是这里的常客,还有自己固定的码头。

我们今天的旅游是游轮安排的“全景雅典和贝纳基博物馆”(Panoramic Athens & the Benaki Museum),看起来就是在雅典的各个景点点个卯,然后重点在历史厚重的博物馆。

我们的大巴士出了码头,一个现代欧洲城市就迎面而来。说它现代是城市里有高大的建筑,宽大的马路。马路同时具有欧洲老城区狭窄的居民区街道。大巴士载着我们沿海边走了一阵,果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强国之一,雅典拥有宜人的气候和令人惊叹的海岸线。雅典的海滨郊区拥有扇形的沙滩、豪华的游艇俱乐部和迷人的海滩酒吧。

港口距离雅典市中心有6英里,不久我们就到市区的第一个观光点,帕那辛纳克体育场(Panathenaic Stadium),中文亦译泛雅典运动场。首先感到不同的,这是一个开着口子的体育场,也就是人们比喻的马蹄型体育场。其座位和整体建筑都是大理石造就,属于世界少有。

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最初,大约公元前六世纪起,这里就设有赛马场。就是中国齐威王和孙膑赛马的那种地方。后来主要是为了泛雅典娜运动会,用大理石重建,可容纳50,000个座位。1896年,经过整修后,它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并且是9个竞赛项目中4个项目的比赛场地。

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运会

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再一次于希腊雅典举行,并被再次被用作奥运会比赛场地。它是一年一度的雅典经典马拉松赛的终点站。这也是希腊最后一个举行奥运圣火向主办国交接仪式的场地。

对于我们这些雅典观光的现代游客来说,就是一个“耶”!

大巴士开过一个宫殿式的大型立柱式的建筑,两旁还有高耸的两个立柱,上面有雕像。导游介绍说,这是希腊的国家科学院。一看就是雅典的主要地标之一。其实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1859年所建立。是雅典建筑“三部曲”的一部分,另外两部分是雅典大学和希腊国家图书馆。大概是蜻蜓点水似的“全景游”,车子只是停在路边,让我们在车上隔着玻璃照张像,就又往前赶路了。

一阵在市区中七弯八拐后,大巴士停在索菲亚斯皇后大道国家花园对面的贝纳基斯家族宅邸外面,这就是贝纳基(Benaki Museum)博物馆。

导游介绍说,该博物馆是贝纳基斯为了纪念自己父亲所建。后来,贝纳基斯将其捐赠予国家。贝纳基家族捐赠了家族在雅典的房屋以及他们收藏的近四万件多件伊斯兰和拜占庭物品。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六万多件物品、书籍和文件,其中一些是购买的,另一些是捐赠的。

贝纳基博物馆在对在地震中受损的建筑进行翻修和修复后,于2000年重新开放。此次翻修使其成为希腊唯一一座为游客带去各个时期希腊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不关注民族主义,而是承认和庆祝外国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导游自豪地说,贝纳基斯虽然有钱,但是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给与者,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该该博物馆还特别注重捐赠这个方面,选择重点展示捐赠的物品,以鼓励公众参与并加强社区与博物馆的联系。博物馆认为,希腊历史并不是以特定事件开始和结束,而是沿着一个延续至今的连续体存在。

其实我们美国也有大把的这样的人,有钱的像比尔盖茨,马斯克这样的,将亿万家财用到慈善事业。暗想,假如我有亿万家财,当然也会毫不吝啬地奉献给社会。咱不是没有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刘备临终托孤遗诏的话。有钱人行大举固然积善,老百姓做微行亦是大德。美国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他们也在“给与”爱心和他们的所得。咱始终有感恩之心就行。

早期出土的人像和黄金饰品。人像好像是泥塑,像是复制品。金子肯定是真的。

展品金锅银盘。中国古代出土的大多为陶器,大型的纯金银制品较少。商周时期才出现青铜鼎,这样大的金釜和银盘大概在汉代才出现。

希腊人喜欢桂冠,常给胜利者带上,以示荣誉。这种金箔打造的金桂冠,制作精美,堪称华丽又货真价实。

这位精美的头像,不知从哪里被割下来,看起来像太阳神阿波罗。

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发现他们当中的男性很多都是裸体的。听说他们开运动会时,都是一丝不挂的。在希腊人眼中, 理想的人物是身手矫健、发育好、比例匀称、擅长各种运动的人体。于是,具有美丽胴体的都成为偶像和英雄。基于这种思想, 雕塑裸体像自然成为当时的艺术主流。

可惜,在古希腊之后,人们再也不能那样单纯无邪地去看待裸体了。尽管在文艺复兴时期,承袭希腊罗马之风,把对人体美的爱好承袭下来,如人们今天在博物馆了看到的“阿波罗”、“掷铁饼者”以及“大卫”等等。

这位羊蹄人身的雕塑,我记得他的故事。他是潘(Pan),是希腊神话裏的牧神,掌管森林、田地和羊群。潘神有人的躯干和头,山羊的腿、角和耳朵,还有个神奇的笛子叫做潘笛,能催眠。但是,后来潘的外表后来被欧洲中世纪时期天主教妖魔化,成为恶魔撒旦的原形。英语的“恐慌”一词(英语:panic)即源于潘。

这个雕像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的潘,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的象征。潘在这里是微笑和亲切的,哪里有邪恶和魔鬼的影子。想起来了,他也是我的潘神!

这些精致高贵的的饰品,大概都是达官贵人,王公贵族所有。说明那个时期,希腊物质的充分涌流和工匠技艺的高超,才能做出如此精细高档的珠宝配饰。

这应该是皇冠和象征皇权的王杖。以前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面对实物,还是有些小震撼。

看着皇冠,不禁想起1970年的元旦,高中的大操场上,我们围着篝火席地而坐,听着大喇叭中广播,“旧世界风雨飘摇,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王冠落地。”须臾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似乎话音未落,弹指一挥间,我却正对皇冠。

我们的导游,应该是个哲学系的老师。在给游客们讲解雅典时,念念不忘她的先师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我知道这是希腊人的骄傲,是他们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不过,对哲学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书,不用到希腊和雅典来。游客们来雅典想看啥?导游似乎并不知道,或者说她认为她知道。

尤其在博物馆里,讲解时间太长。把一个那么丰富有趣的希腊历史和文明讲得游人兴趣索然。人们都受不了,不少人没有听完,就直接回到车上了。我忍耐了很久,终于脱开她的唠叨,自行到楼下和楼上自顾自地参观和拍照。等我上下三层楼都看完了,导游还在一层楼继续讲解。于是跟着其他人出了博物馆的大门,在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外面两旁是碧绿的树丛和美丽的花卉。我坐在中间小径旁的石阶上休息,回到现实的雅典中来。空气中带着大海的湿润,地中海的天气仍然像在夏季,这是一个绿荫丛中的蚊子提醒我的。它悄悄在我的手臂上咬了两下,仿佛一口说:“雅典,留念!”一口说:“雅典,再见!”

今天是9月份的最后一天。


09/3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