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开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看起来。

福尔摩斯的几个有名的故事,记得的有“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还有一些不记得名字的短篇,在中学生时代就读过了。不过没有机会看他的全集。现在手中有一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九册),却没有打开好好读一读。前些日子,脑子一热,瞎写了几篇侦探的故事,自然而然就想起了手头上的这套书。采取从后往前的读书方法,因为后面的故事多半是以前没有读到的。
喜欢柯南·道尔的写作方法,利用华生的第一人称视觉来讲福尔摩斯的故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故意(假装)没有注意到一些关键的信息,而将读者带偏,或者陷入谜团,或者自以为明白案情。然后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
因为从后面看起,最后的两篇,作者开始不用华生作为助手,直接用福尔摩斯本人的观察来讲故事。这是少有的,不过仍然是欲情故纵的老一套。即使这样,结局还是出乎意料。故事已经从谋杀这类的情节转向一些偶然的社会现象。

今天的电视新播出一部国产悬疑连续剧《燃罪》,一开场就是罪犯挟持人质,和警察解救人质的场面。虽然热闹,结果仍然是老一套——人质被解救,罪犯被击毙。一个与以前的情节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在办案人员中植入了一个消防队的人,火调员。并以火调员坚持调查自家旧案开始,展开了故事。并在一开始就让警局高层人物涉及内鬼的影子。
头两集,以我“三导”的眼光看,故弄玄虚。而且弄一个双胞胎来讲故事,至少在国产电视剧有人已经用过,有点老一套的不新鲜感。而且,硬是让一个消防队的火调员参与公安系统的办案,实在是勉强。不知道是否合法或者合乎公安办案的情理?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悬疑探案处女作中的小林,作为私家侦探的身份,不能直接参与公安办案的尴尬。
然后又将被发现的嫌疑人以车祸“烧”死,由镜头中车上的两个男子,一死一伤,又塞入一个女子,线索来自一个从烧焦车上发现的一个打火机,几乎完好如初,而且还有清晰可辨的指纹,不可思议啊!还有奇迹般地拼图,将爆炸后四处飞溅的玻璃瓶碎片,还原成原样——实在是佩服。
如果是我写的,当然我不会想到这些“奇迹”,读者如果知道这是一个三流导演的三流作品,也就勉强看下去了,甚至都懒得较真。
不过有一点体会——当你在谋篇布局时,你会留意到别人是怎么做的,可能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不过尔尔。
03/13/2025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