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两点一注意 免费午餐要当心

今天看到一个报道,说的是近来常常被人们提及的真实的诈骗故事。看后,总结出一个小经验:三心两点一注意。

故事从一个华人李先生讲起。李先生多年前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定居俄亥俄州,三年前从州政府部门退休。

话说李先生公余之暇,喜欢研究投资途径。退休后,本想着展开旅游计划,无奈遇到疫情,只能待在家中。就在疫情基本稳定的去年底,他从脸书的上收到一女性的陌生信息,写着“我想认识你”。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开始“咯噔”一下。脸书这个社交工具,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流行了大约10年,如今风光不再,现在年轻人大多都不用了。当时的用户,现在多为中老年人。所以,这是一个诈骗犯喜欢的馅饼汇集处。

我也碰到过几起“我想认识你”的女性,不过我从来不理她们,即使生活“单调”和无聊。大概跟我从事网络码农工作有关。在网络上,我们被教育要时时保持警惕,注意安全。坚决不跟陌生人搭讪,尽管照片上的那些“我想认识你”们,不是楚楚动人就是花枝招展。这就是我想要说的第一点:“小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李先生看到这则留言后,开始与对方简短交谈。这位女性自称为林小姐,接着要求加李先生Line的帐号,称“这样比较方便联系”。

我虽然还在使用脸书,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电子“日记本”,乱七八糟存放一些随笔旧照等等。脸书会将其汇编在一起,或者在往事回忆栏目中,挑出几个往时今日的旧作,回忆一番。可能也会跟当年老友社交一下,但是,不会在脸书上结交什么新朋友了。

李先生一不“小心”,就开启了“方便联系”的模式,先失一城。此后,林小姐每天贴心问安,关心李先生吃饭了没?健身了没?睡前也会向李先生道晚安。此外,林小姐时常会在李先生的Line上留语音信息,在李先生耳里,“对方照片清秀、声音好听”,因此多少对她没有排斥。言谈中,女方表示自己想移民美国,也想在当地投资房地产,林伟明也热心提供一些资讯,两人话题也逐渐转入投资领域。

这里不免要碰到一个“色”字,这也是许多阿公和师奶的软肋。不过,这不是我要提到的,因为一是这个套路太深,二是人之常情,欲望用理智很难克制。对于那些宁愿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人,愿者上钩,各取所需,还是随他们去好了。

感情牌打完,取得李先生信任。林小姐也知道李先生在投资股票。于是开口说,“哥,其实我是在香港一家公司担任投资风控专员”,接着表示有公司员工福利可以投资黄金,一本万利。林小姐甚至让李先生两次实地操作了她的私人帐户后,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李经不起诱惑,加上手上有点闲钱,决定先汇两万到试运气。

此刻,李先生心想“如果被骗也就两万块的事”,李先生还没有完全丧失警惕。不过,走到这一步,也就快了。至此,李先生已经失去了第二道防线。

开了帐户后,李先生在林小姐的指导下,果然“帐面”明显获利。因此,林小姐多番说服他增加投资金额,以提高盈利总额且降低交易成本。坦承自己当时“急功近利且贪婪”的李先生,一周后又汇了钱到该帐户。隔日,看到帐面金额激增的李先生宛如“杀红眼”。两周后又导入14万凑足20万,就为了享有便宜交易费。花了20万美金,买一个小便宜:“交易费”。

李先生眼见“帐面金额”暴增,再次相信林小姐导入额外20万“赚钱”。最后,李先生形容自己在林小姐诱导下失去理性,相信15天就能翻三倍的暴利,又导入15万到该投资帐户,这时他一共汇了55万,他的“帐面”金额已到150万元。此刻,李先生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全盘皆输。

这就是“贪心”所致,跟色欲一样,也很难克制。

我自己也有差一点着了网上骗子当的教训。骗子先利用优惠的价格吸引我注意,并用伪装得极好的网页,如大型品牌商家“沃尔玛”、“亚马逊”等,作为掩护,使我以为是在这些大型网站上购物,出了问题也可以退货退款。诈骗者就是利用人类的这些弱点,贪欲,来进行钓鱼和杀猪。所以想要防骗,首先得有一个“戒心”。当你看到免费午餐,或者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买卖,千万不要冲动,要冷静下来,三思而行。如果戒不了“贪”,那离被宰就不远了。

这时,李先生的终身积蓄已经全部投入,李小姐还在继续劝进。李先生想取出投入的血本,用帐户剩下的金额继续“玩”下去。但是,太晚了,钱已经掉进陷阱,取不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既小心又有戒心,仍然还是会着道。这时候就要把握两点。只要是问及个人信息,一律不提供;只要提到要钱,一律不借/给。连“熟人朋友亲人”都不给面子。谁知道他们是真是假,此刻宁可信其假不可信其真。网络世界、虚拟世界,包括电话视频,大凡碰到这两个“点”,都要注意这道警戒线和红灯区。

虽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当受骗的可能还是存在,但是如果我们养成三心两点一注意的习惯,一碰线就会咯噔一下,这样一来,上当受骗的机率就会小得多。信不信由你。


03/17/2023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