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十月三日 周日 晴

美国会不忘死亡 日夜将定格此时

那是一个中国纪念抗日战争的日子,9月18日。从日出前开始,直到日落后结束,摄影师兼国家地理探险家斯蒂芬·威尔克斯(Stephen Wilkes)在大型展览《美国:记住》(In America: Remember)前,拍摄了4,882张艺术装置的照片。展览“美国:记住”表达了在这场疫情大流行中美国人所失去的生命。他和他的团队将这些照片混合成一张合成图像,这是他 “日夜” (Day to Night)系列作品的一部分。

照片链接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右边黑夜的灯光,左边正待升起的朝阳,正中是华盛顿纪念碑在阳光下的投影,以及6万多面白旗组成的方格阵和各个不同时段经过的行人。

“我想要捕捉到的一件事就是它的史诗般的规模,”威尔克斯说。“几乎不可能全部摄制下来。”也许,你需要更大的图片才能感觉到它的震撼,参见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网站的图片。

在超过30个小时的时间里,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威尔克斯(Stephen Wilkes)看着人们穿过他下方的白旗海——年幼的孩子好奇地弯下腰观察小旗、骑自行车的人放下自行车步行在20英亩的土地上、踩滑板者滚过草地人行道的水泥路面、自拍者对着镜头摆布身体角度位置、路人慢慢发现:每面白旗都代表着一个因新冠肺炎而失去的生命。

为此,威尔克斯在离地45英尺的升降机上悬浮了两天——高得足以鸟瞰,低得足以看清人们的手势和肢体语言。他如此安排升降机的位置,是因为希望“非裔美国人博物馆”(左边太阳光的地方)成为一个焦点,因为“太多的有色人种都受到了这种病毒的严重影响。”

人行道是另一个焦点,用它来吸引观众进入画面,“这条路带你进入图像,”威尔克斯说。出于某种偶然,在华盛顿纪念碑附近形成了一片扫过的云,“云层把你拉到它周围。”他将其归因于“我拍摄时有时会发生的魔力。”

他的相机角度是固定的,所有的照片都是从一个视角拍摄的。一旦他发现一些“小瞬间,小插曲”时,他就会按下快门。

在威尔克斯制作的“日夜”系列项目的13年里,他拍摄了许多重大事件(“总统就职典礼”、“2020 年三月的承诺”、“环法自行车赛”)和标志性地点(优胜美地、康尼岛、耶路撒冷的西墙) 。不过这次不同,他说:“因为这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命损失。”

创作“美国:记住”的视觉艺术家苏珊娜·弗斯特伯格(Suzanne Firstenberg)设计并布置了这个宏大的场景,帮助人们理解这些惊人数字背后的意义。那些因新冠肺炎失去亲人的人,可以用他们的名字和信息做成一面旗帜,或者通过展览的网站请求志愿者为他们制作一面旗帜。

当游客遇到这些旗帜时,苏珊娜希望他们联想到,“天哪,这个人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一位叔叔。这个家庭的悲痛一定是巨大的,”她在9月17日展览开幕前两天说:”同事们、社区和邻居们,所有这些都围绕着悲伤的中心,一面旗帜。然后,抬起眼睛,看着其它660,000面旗帜。它抓住了一个家庭悲伤的本质,并且将其放大到了整个国家。”

当苏珊娜计划展览时,她订购了63万面旗帜,当时她认为最坏的情况可能如此。很快她发现,还要订购更多。开幕当天,死亡人数超过67万人。十月一日,美国宣布全国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数已经超过70万人。

制作一幅描绘如此多死亡的的图像,或者布置这个展览,相对于那些失去的生命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艺术家这些创作和展示,却沉重地呼唤着我们人性的复苏。当人们面对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时,作者们希望通过它们反映出我们经历的苦难,以及我们即将走出困境的希望。

“这是一个反思的时刻。也许,是我们应该走到一起的时候了。”威尔克斯如是说。

可惜,搬离大华府地区不觉已经三年多了。如果还在大华府地区居住,肯定不会放过观看这个大型展览的机会,就如以前在国会山下“快闪”过中国文化节、华盛顿的大草坪上席地看过国庆焰火、在首都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健步参加过国庆节游行一样,到《美国:记住》的方阵中去走一遭,体会一下六十多万白旗的震撼力!或许就在我蹲下细看的一瞬间、低头沉思的一刹那、或者缓慢走过人行道的一刻,被威尔克斯的快门所捕捉,照片上某一个行人,说不定就是定格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