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社稷民为贵 天下兴亡匹夫责

上午9点,有两个医生的预约。领导要看换膝盖的医生,我是每年验血后的例行医生门诊。

领导要看的是一个新医生,也是一个新地址。领导的保密工作向来都是做的很好,因此,在我开车送她前,我不知道具体地址。领导自有导航系统。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就在附近的那所大医院-约瑟夫医院。

到达医院后,我提醒领导,别忘了带手机。领导心不在焉的答应着,下了车。接着,我就开车去看我的医生。

还没走出医院大门,领导的导航系统提醒“到达目的地”。一低头,原来领导的手机落在车上了。赶紧回头到停车场,哪里还有领导的踪影?

诺大的医院,哪里寻她?无奈之下,只好先去赴自己医生之约。

路上在想,我看完病后,怎么接领导回家呢?不过,领导英明神武睿智,一定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小菜一碟,就不劳我这个小卒子费神了。

9点半,我的病看完了。驱车前往领导看病的医院。在停车场停了车,正要下车到医院大门。电话响了,领导问我在哪里,我说就在停车场。于是竟然一点儿都没有耽误,直接对接了。原来领导直到看完了病,出门想打电话时,才发现手机忘了拿。于是用医院的候诊室的电话打给我。就这么简单。

要不说,我家领导英明神武睿智呢!枉自司机操心一场,想不五体投地都不行!


李克强在中南海与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座谈。

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下课了。坊间自然不少评论。去国多年,对于跟我同辈人的现时国家领导人,都不太熟悉,除了习大大总是在焦点和光圈里以外。偶然注意到李克强的近况,还是留意到他最近对“厚德载物”的一番解释,跟我以前在随笔中闲聊到的颇有不同之处。我的理解是从平民的角度,个人修生养性的角度出发。

《易经》里的原话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现在的解释是,要用仁德之心来待人接物。李克强以其总理大臣由上至下的角度看,这里面其实包含着一种“大同”思想。王弼在《易经集注》里面说,“地形不顺地势顺”。由此,李克强得出“地上有山山水水,人间有三教九流,怎么对待?还是要对所有人尽可能地‘厚德载物’。”

真是应了那句话:“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另外一件事,让我对李克强刮目相看。先前曾听说,李克强是安徽人,青少年受过高人的古文训练,受桐城派的影响颇深,国文造诣比同代人要高。没有想到他的英文也不错。

李克强近日收到一本书,里面对仁、义、礼等字词一一解释,并配上了英文翻译。他认为:“‘天下’。英文翻译得还行,‘all under heaven’(天之下),但下面的中文‘训诂’,引用的是《诗经》里的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认为一个字、一句话,有时难免会断章取义。就连英文的翻译,有时候都比我们中文的解释留了余地。譬如,“天下”那个词,英文并没有翻译成“all under the realm”(莫非王土)。看来,这位总理对英文“天下”(heaven?realm)的翻译,不仅中文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英文理解也是相当棒的。

李克强认为:“这只是‘天下’的一种解释,但不是全面的。中国人讲‘天下’,《礼记》里面就讲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另一层含义。”随后谈到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引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相似之处,但内涵却演进了。《日知录》里面所讲的‘天下’,其实是每个人的‘天下’,所以‘天下兴亡’,才会‘匹夫有责’。”

只是当今社会,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法几乎听不到了。颇有“反其道而行之”之势。


03/06/2023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