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有一场华府作协的讲座。主题是《莒哈丝(Marguerite Duras)的自传体小说与电影》。由华府作协的前会员会员,现任台北科技大学英文系教授的陈乙緁女士主讲。

因故耽误了,没有听到开头。但是接下来的讲座很精彩。莒哈絲本人和小说都很另类和奇葩,但又是我们人类中的普通一员。这种反差让我们可以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多样化,改变我们自身受限制而获得的狭隘的认识,包括为维持社会稳定而制定那些道德,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社会规范是否是违反人性的桎捁。
后面延申的讨论,关于母爱,以及人性中的爱,到底是天生还是后天受教育所得,也非常有意思。很喜欢这种人性的探讨。
有关莒哈絲。莒哈絲是法国作家,还有其它头衔,剧作家、编剧、实验电影导演。作为作家,她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著名的有《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 ),获得了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提名。她的小说《情人》(The Lover)获得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情人》于1992改编成电影,其中的男主角由香港明星梁家辉担任。听完讲座后,我马上到网上恶补了一场《情人》电影。

《广岛之恋》,今天来不及看了,因为下午有一场聚会。该电影开创性地使用了非线性叙事与倒叙,叙述了一对外遇的法国日本情侣之间的对话。
讲座中获得一些零星的感受,随笔记录下来:
- 遗忘和记忆,有些遗忘就任其遗忘在书里。
- 每一次遗忘就是回忆的结束。
-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只能活过一次。
- 用笔记录下生命中最想经历和表达的。
- 母爱——不是天生,是后天习得,是可以学习的。
- 母爱,或者人类的情感,可以沿袭原生家庭——没有母爱的家庭,严格的爱和宠溺的爱;也可以受到外界影响——教育,外来的其它因素。例如,张爱玲的爱——是讨好,因为没有原生的母爱,没有爱的自信。
下午的那一场聚会是四家人的聚餐。菜肴太丰盛,晚餐自然就超标了。席间主人拿出一瓶2000年的茅台酒助兴。酒过一巡,酒气醇浓,进口平和,不像平日里茅台的辛烈。酒倒第二巡时,竟然就倒不出来了。估计,在20年的存放中,自己慢慢地挥发掉了一半。可惜了!

看样子,以后还是买了就赶紧喝的好!
2022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