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奥特 民无信不立古言

看到一句话,说如今,“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在中国已经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看到这里,不禁有一种“奥特”(OUT)的感觉。不过,还有点疑惑,“塔西佗陷阱”在中国真的已经是许多人耳熟能详了吗?

塔西佗(Tacitus)雕像

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果真如此。塔西佗是一位罗马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做过罗马帝国执政官、雄辩家、元老院元老,最主要的著作有《历史》和《编年史》。他在《历史》一书提出了一个理论:“一旦统治者变得不受欢迎,他的所有行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在当下的中国,“塔西佗陷阱”成了一个政治学理论,其含义引申为倘若公权力失去其公信力,无论如何发言或是处事,社会均将给予其负面评价。有些类似古人所提倡的“民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

听说习大大有一次发言中引用了“塔西佗陷阱”这一术语,他指出:“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此后,塔西佗陷阱成为新闻媒体和学界的高频词汇。而且,习大大提到的“陷阱”还不止这一个,如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等“三个陷阱定律”。

山野之人,去日无多,对时下政治不感兴趣。倒是看到塔西佗著作中,有许多人们喜爱的“警句”。这类文字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是一些经验性的生活体会和常识智慧。例如:

“屠杀一开始,要想制止就难了”;
“诸神是站在强者一边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恶”;
“国家弊端登峰造极之日,正是法律多如牛毛之时”…

不过,这种警句没有上下文,也没有具体的语境。引用者经常凭自己的需要随意解读,因此就会发生会与作者原意不符或甚至南辕北辙的可能性。

塔西佗的政治警句也不例外。例如,塔西佗说,“对于陷入混乱的国家来说,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由一人来全权统治”。很容易让人认为塔西佗相信专制君主或是独裁。但是,塔西佗在第二句话后面接着又说,“不过他治理国家,并不是使自己成为专制君主或是独裁官”。这才应该是塔西佗的原意。

有些话则看起来,似乎有着跨越历史时代的正确性。如“在某个历史时刻可以按自由的意愿去想,按照心里想说的去说”,是一种“稀有的幸福”。

一个故事的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据此,上面这句话,在同一个“某个历史时刻”,似乎还可以加上“在某个国家地区”,比如我目前的境地,可以按照心里想说的去说,是一种稀有的幸福。

根据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塔西佗有两个,一个是“红色塔西佗”,另一个是“黑色塔西佗”,也有人认为塔西佗是“粉红色”的。这就对了,这就是寓言中“一象四人摸,四象皆不同”的寓意。

我觉得,“塔西佗陷阱”更广泛的或者更深层的含义就像是“盲人摸象”: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往往从受到局限的局部的真实中,就以为得到事物全部的真理。


03/04/2024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