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行 二 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缘

斜阳西下,站在大峡谷北缘的顶端四顾,虽然山风呼呼掠耳,但是却有一种宏大得让人感到孤独和宁静的东西。

正式开始进入大峡谷游的第一站,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缘(North Rim of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驻地清晨

我们的驻地卡纳布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北部。顺着昨天过来的89A公路往南开大约开车40分钟,89A公路开始往东拐弯。我们在此则换成继续往南的67号公路,直达公园北缘的风景区。全程60多英里,开车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昨晚休息的很好,早上6点多就醒了。小镇天气晴朗,气温不高,是个适合旅游的好天气。出门到麦当劳买了一份“大早餐”,有鸡蛋,肉饼,面包和油炸土豆泥。当然还有一杯咖啡,坐在小木屋外的小阳台上,在晨光中慢慢地享用早餐。人生的每一个时段,只要稍微注意,都可以这样从容不迫的享受。只是我们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让美好的时光匆匆流逝了。想起来,虽然有些可惜,但是“亡羊补牢”,能够在有生之年意识到享用光阴,还算是没有白来世上一遭,恰如我们这趟突发其想的西部之旅。

当然,行前要给我们的“育空”宝马喂满草料。小镇上油价也不便宜,一加仑的普通油价也要4.74美金。同时,也要加紧熟悉“育空”对我来说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各项新设施。

比如开车不需要插入车钥匙,只要遥控开关在身边,脚踏刹车,手按开关按钮,车子就发动了。下车也不用锁门,只要遥控开关随身携带,离开车子一段距离,车门就会叭的一声自动锁上。有几次我下车后,离开汽车去干别的事,车上的人打开车门下来,车子就会“叭——叭”的发出警告。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是车上的防盗设施在警告我,有人在我锁车离开后,企图打开我的车门。这个设计也好也不好,虽然是防盗,但是,车上的人从里面开门怎么会是小偷呢?

而且,车锁了,开门也不用车钥匙,因为没有车钥匙。只要手按车门上上的开关纽就可以解锁开门。当然,那把遥控开关必须随身携带。别的人没有遥控开关走到车前,门也打不开。当然,遥控开关上也有类似我车钥匙的遥控开关,远处按一下,就可开关车门。但是,不按遥控器,车门可以自行根据遥控器位置直接打开车门,是一个省事的进步。

当然,不光是开车的我要学习,坐车的诸位也是如此。比如后门开关,因为我身上有遥控器,所以们一拉就开了。可是如果我坐在驾驶员座位上,脚踏刹车停下来,别人却无法从后面打开行李箱。记得在租车中心接后来到的朋友时,大家怎么也打不开车厢后门,叫我从前门打开后门。可是我找不到驾驶座附近的后门开关。几位朋友轮番前来查找,没有就是没有,当然是“找”不出“有”来的。后来才发现,原来只有等将车子挂到停车档次或者熄火后,后箱门才能打开。

原来是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在完全停车的状态下方可开门。这个设计是从安全的角度着想。有时候,有些细小的改动,看起来是安全了,但是,会让习惯正常生活的人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让人感到受拘束,带来另外的一些不方便。例如,我下车后,离开车一定距离,这时车上人如要下来,或者开门上车,就会触动警报器,叭叭的一阵乱响,惊扰大家。其结果就是害的车上人不敢下车,车下人不敢上车。这个设计似乎是安全了,但是,日常生活中带来的不变呢?是不是还可以更灵活一点,值得商榷。


沿途风景

离开小镇,车子平稳的行驶在89A公路上。这一段路况很好,路面是新铺设黑得发亮得柏油路。不久,一座大山横在前面。从地图上看,叫凯巴布高原(Kaibab Plateau)。是一个位于亚利桑那州西南部,又略微向北延伸到犹他州的高原。凯巴布也被称为鹿皮山(Buckskin Mountain),海拔 9000 多英尺(2,800 米)。高原分为凯巴布国家森林和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北缘部分。南部与大峡谷接壤,也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车子在凯巴布高原上行驶,一路上很少看到车辆的经过。我们在山顶上的一个观景点停下车,站在高山顶上瞭望四野,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长满了白杨、云杉冷杉、黄松和松柏和其它的绿色植被,与周围的干旱低地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向南拐弯后进入67号公路后,我们行驶在凯巴布国家森林高地上,周围的景色如直直耸立的高山松,让我联想到新疆的天山那些挺拔的松树。道路两旁一大片绿草如荫平缓的坡地,让我想起藏区的香格里拉高原草坡。眼前的草木葱茏、松柏白杨高耸和绿色的大甸子,还有一汪汪的雪山融化后的积水,哪里象是西部红色砂岩上的不毛之地。这一段路真的让人有一种沙漠绿洲的感觉。

我们是早上8点出发的,大约9点半就到了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缘的大门。我们六人都买了美国国家公园的终生老年票。当时的票价是20美金,现在已经涨到80美金。只有我的那张老年国家公园票在搬家时不知道放到哪里了,一次也没有用过,不知道公园是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出示公园票。守门的公园警察只要求我们出示一张国家公园票和一张个人的身份证(驾照)就放行了。公园门票是35美金,可允许一辆车进入。这样说来,我们的老年国家公园票只要用一次就够本了。


进入公园

大峡谷北缘旅客服务中心

进入公园停车后,就是公园的旅客服务中心,旁边为旅客免费提供山泉水。后面是大峡谷旅馆(Grand Canyon Lodge)的露台,游人可以坐在四面是巨大的玻璃窗的大厅里,坐在宽大的沙发里,眺望窗外,悠闲地欣赏山川美景。我们来不及坐下来细细欣赏,便匆匆开始用脚步去丈量大峡谷的景点。

光明天使点

要欣赏经典的大峡谷北缘美景,通常从大峡谷旅馆露台开始,然后沿着铺砌的小径步行至光明天使点(Bright Angel Point)。我们一行人从小屋出发,沿着铺设好的光明天使点的步道,将山脊的脊椎引向光明天使点。 这条小径有些陡峭,有下车点和楼梯,但可以欣赏到咆哮泉和光明天使峡谷的壮丽景色。到光明天使点的短途步行说明了大峡谷对其周围环境的巨大影响。从凯巴布高原凉爽的绿色森林到矮小的松树和杜松森林的过渡发生在很短的距离内。在平坦的土地上,一个人必须走几百英里才能体验到如此多的环境变化,但由于峡谷的地形,过渡被压缩成几百码。

光明天使点眺望

光明天使点来回0.5英里(0.8公里)的往返步行路程,通常需要至少 30 分钟才能完成。适合一般人的步伐。这条狭窄的铺砌路径提供了壮观的景色,它在有些地方的两侧急剧下降,并且某些部分非常陡峭。对于有腿疾的人来说,下坡较易,上坡就有点费力。我们此次出游,秉着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走不动或者爬山费力时,悠着来不勉强的方式,各得其所。我家领导选择在风景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游览,走走停停,最后也到达了许多看似困难的景点。

光明天使点的陡峭的小路。

帝国点

从光明天使点回来,询问服务中心哪里的参观点可以吃午餐,服务人员告诉我们,可以到帝国点(Point Imperial)去看看。于是我们便驱车前往。到帝国点的公园小道崎岖狭窄,并且弯弯拐拐的角度很急,开起车来需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对面有车过来,并且车轮几乎压在中线上行驶时,不能不说是对驾驶员的一个挑战。

帝国点是北缘的最高点,海拔8,803英尺(2,683米),俯瞰着彩绘沙漠和大峡谷的东端。在这里,峡谷转变为大理石峡谷的狭窄墙壁,仅以蜿蜒的裂缝可见,并戏剧性地打开变得“宏伟”。在光明天使点看不到的红色和黑色前寒武纪岩石层增加了对比度和色彩。其中部分经典点是可达到的。

但是,这里没有餐馆和其它旅游服务。这里只提供游人自行备餐和自带午餐的桌椅。不知时我们误解了服务中心的回答,还是服务中心误会了我们的意思。当我们问那个地方有吃饭的地方吗?我们的意思是有没有餐馆和卖食品的服务。当然,服务中心的回答是没有错误的,帝国点确实有提供人们午餐的地方,那些树丛阴凉下的长桌和长椅不就是“地方”吗?

于是,我们打道回府,又回到游客服务中心的大峡谷旅馆。那里有一个宽大舒适的大餐厅。一伙人饥肠辘辘,忙不迭地坐下。各自点了一份牛扒、猪排、海鲜、肉饼之类的硬菜,大嚼一顿。这才重新提起神来,继续下午的行程。

皇家角

皇家角(Cape Royal)是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本来我们的打算,是在看完帝国点之后,在返回的途中,一拐,就顺路可以到达这个景点。由于语言的误解和腹中的饥饿,我们不得不返回旅客服务中心。吃饱喝足了,干劲儿又恢复了。出发!

有时候,做一件没有经历的事情,出点错是难免的。这几位朋友当年都是头脑清晰、记忆超群、精灵古怪的主儿,在学问和生活上都属于博士级别。近些年来,随着岁月的磨蚀,清晰可见的条理和逻辑,渐渐被时间的风沙逐渐打磨的粗糙起来。一些初级错误和反应迟钝开始出现,当我面对那些被亿万年时间打磨成的峡谷,经过那些被风化作用侵蚀的巨石和地形,我坦然了。这就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作用,人类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前,是多么的渺小的和无力。

皇家角在去帝国点的途中,右拐上另外一条山路。皇家角有两个观景点很大,也很容易到达。景点途中有砂石铺路,走在上面山风阵阵,帽子几次从头上刮掉下来。出门前,幸好选择了一顶四周是帽檐,有系在脖子上绳子的太阳帽。否则就像我们当中唯一的一位,只带了没有系脖绳的帽子,走在路上要手扶帽檐,一不小心帽子就会被大风刮走。

路旁是矮小的灌木丛和沙漠植物如带刺的仙人掌。还有一些身材矮小,树皮脱落,裸露着黑色树身,腰肢扭曲的松柏。可以看出它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不易,以及自身不屈勉力挣扎活下来的顽强。

一个景点是天使之窗(Angles Window)。在山顶上,远远便可以看到一个突出的石壁,下方有个叫做天使之窗(Angels Window)的天然拱门。这个景点可以通过铺砌的水平小径进入。

另一个是皇家角观景台(Cape Royal Point)。站在观景台,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向上、向下和横跨峡谷的全景。东方和西方似乎无限远景,日出和日落在这里都可以成为很好的风景。


斜阳西下,站在大峡谷北缘的顶端四顾,虽然山风呼呼掠耳,但是却有一种宏大得让人感到孤独和宁静的东西。这是一个邀请你放慢脚步,静静思考,感受大自然独特创造力产生的恢弘,并且令人在时间和空间上浮想联翩的地方。

千里迢迢,山高路远,大峡谷游,只此一点,就值了。


05/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