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夜里热可可 挑战世俗虞美人

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导致这两天又疼得直不起腰来。原本坐着和躺着就不再疼痛的腰腿,这次连躺着都会隐隐作疼。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严重警告,让我知道,事不过三,侥幸不得。这也是命中注定,让疼痛来惩罚我不该再犯同样的错误。


非常偶然地,或者说鬼使神差地,读到一个日本作家田辺聖子(Tanabe, Seiko)的短篇小说集【孤獨夜裡的熱可可】中的一篇《雛罌粟之家》。故事的主角是未满二十岁的梨枝子,一个对爱情懵懂、对生活缺乏自信的少女。

情节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梨枝子的视角与日常:

梨枝子经常到阿姨家帮忙打扫,喜欢那栋能看到海的房子和盛开的雛罌粟花。她对阿姨(经营酒吧的枝折)和叔叔(曾经的画家,如今的商业设计师)充满好感,尽管他们的关系(未婚同居,叔叔抛弃原配)在家族中备受争议。

梨枝子暗恋正彥(叔叔的侄子,大学辩论社社长,立志当律师),但正彥对她似乎无意,且对阿姨和叔叔的生活方式持轻蔑态度。梨枝子因自卑和喜欢正彥,常常在对话中迎合他,甚至违心附和他的批评。

  1. 阿姨与叔叔的爱情:

阿姨(38岁)和叔叔(42岁)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中年恋人,尽管他们的关系不被社会认可(叔叔有原配妻子和儿女,阿姨是“风尘女子”)。他们在高台的房子里过着简单却亲密的生活,彼此依赖,充满温情。

梨枝子起初觉得他们的亲密“噁心”(如互相按摩、撒娇),但逐渐感受到他们因“徬徨无依”而产生的温柔。他们的爱情在日常小事中流露,比如叔叔堆抱枕看海、阿姨深夜归家时叔叔接她。

  1. 转折与悲剧:

一次偶然,梨枝子目睹叔叔嚎啕大哭,阿姨安慰他“我们一起走,没啥好怕的”。她当时不解,后来才知叔叔身患癌症。

叔叔住院70天后去世,阿姨在叔叔死后返回雛罌粟之家上吊自杀,兑现了“一起走”的诺言。他们的爱情以悲剧收场,震撼了梨枝子。

  1. 梨枝子的成长:

悲剧后,梨枝子反思阿姨与叔叔的爱情,联想到日本的一首雛罌粟和歌,感悟到年长者的爱可能更深沉、热烈。她希望自己未来能拥有如此真挚的恋情,而非单恋或功利的婚姻。

她与正彥再无联系,雛罌粟之家被转卖,故事以开放式结局收尾,留下对爱情的憧憬。


从故事中,人们看到了爱情的多样性与“纯粹性”。阿姨与叔叔的爱情的关系不被社会认可(未婚同居、抛弃原配),却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纯粹。他们的亲密(形影不离、深夜相依)在梨枝子眼中从“噁心”到令人动容,最终以阿姨追随叔叔自杀的决绝,证明了这份爱的深度。

这种“信誓旦旦”并“追随于地下”的爱情,是现实中少见的。阿姨与叔叔的爱情不顾世俗眼光,以生死相随的决绝收尾。这种不计后果、超越生死的爱,在现代社会(强调理性、责任、经济)中极为罕见。阿姨“立刻跟著你去”的承诺和自杀行为,带有一种古典的悲剧美,与现实的实用主义格格不入。

但是,这种在现实中几乎是“童话”或“悲剧”的极端案例,也并非不可能,Who knows?

而且,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感人。阿姨与叔叔的爱情虽不被认可,却无比真挚。他们的日常(看海、堆抱枕、深夜相依)充满生活气息,梨枝子目睹的哭泣场景(“我们一起走”)则直击人心。这种真情超越了年龄和社会规范,不由得使人感受到爱的纯粹。

阿姨在叔叔死后迅速自杀,没有遗书,“走得非常乾脆”,这种决绝既悲壮又浪漫。田辺聖子用克制的笔触(没有过多渲染)放大悲剧的冲击力,让人们为他们的爱而动容。

故事的题目雛罌粟(虞美人草)是故事的核心意象,象征美丽、脆弱与易逝。它的花瓣“被上帝之手小心翼翼地摺疊”、“輕飄飄地綻放”,既映衬了阿姨与叔叔爱情的短暂辉煌,也暗示了其不可避免的凋零。

我喜欢《雛罌粟之家》的悲剧美,在于悲剧自身闪电般撕心裂肺的刺激和重雷锤击下沉重郁闷的深思。虞美人虽然轻飘飘的绽放,可是当花落时,仍然有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作者用克制的笔触(没有过多渲染)放大悲剧的张力,用雛罌粟花的美感让悲剧不显沉重,反而如花瓣般轻盈而深刻,大概是用樱花盛开后迅速凋零相关的“空寂”与“悲剧”意象,来表达日本特有的一种“物哀”审美观。美丽的事物因其短暂而更显珍贵,悲剧的结局则放大这种无常之美。

阿姨与叔叔的爱情(不被认可、边缘化)是对世俗约束的反叛,我非常赞同,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如宝哥哥和林妹妹。长叹:若人生能如此纯粹……


‎04/‎24/‎2025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