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间就深秋了。早上起来,室外温度一下子就下降了10多度,温度计上显示为54℉。
出门必须穿长袖了,路上碰到的邻居们都穿着长袖运动衫甚至夹克衫,当然,对那些冬天也穿短裤出门的少数人是例外。如果加上北风的因素,温度恐怕还要更低。怪不得手在外面觉得冷,想躲进口袋里取暖。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此情此景可以改成:“忽如一夜秋风凉,千树万树落叶黄。”
众所皆知,久坐有害健康,尤其日常工作就是坐在做计算机前的人,因此站立式办公桌近年来蔚为风潮。退休前,我就因为腰不好,想要一个坐下和站立两用的办公桌,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退休后自己购买了一个可以升降的办公桌,终于如愿以偿。
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时间久站不会抵销久坐带来的影响,反而增加静脉曲张和腿部血栓等疾病风险。

根据对8万名没有心脏病的成年人进行追踪检测,发现站立时间超过2小时后,每多站立30分钟,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1%。而且未发现站立可以降低中风、心脏衰竭和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期刊》。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我无效。我在电脑前的坐立,主要是对腰部的影响,并非对心脏而言。再者,坐立的转换,在于我的感觉。站立时间长了,腿会疲劳,于是改成坐姿;坐的时间长了,腰会酸疼,就会站起来。一般来说,都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而且,在电脑前时间长了,眼睛也会不适,通常我就会离开电脑,干点别的事情。
记得WG时,有过一段批林批孔的期间。其结果对我来说,适得其反。那些批判的豪言壮语都记不得了,反而那些被批判的孔孟之道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像是从反面给我上了一堂国学和古文课。至今还记得批判过“中庸之道”,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现在觉得,中庸之道还是有些道理的。凡事都会“过犹不及”,坐下和站立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站立时间太长,容易增加静脉曲张和腿部血栓等疾病风险,坐下时间太长,也会有害健康。较好的中庸之道,可以采取定时休息,就如同我们在校期间,上午第二节课后,要到操场做一套工间操。

小学的时候,课间还要做一套眼保健操。多亏这套眼保健操,使得我的视力自幼一直良好,即使时有了一些不良的读书方式,如走路看书、坐车看书、躺着看书,也能容忍我,直到老年阅读时,才需要老花镜。
以上这些,对我们退休人员来说,比较容易做到。我们社区中,有些人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比在室内坐立的时间要长,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老年人运动也要适当,也要奉行中庸之道。虽然每个人的中庸之度不尽相同,需要自行体会,但是,一旦过了这个中庸的“度”,就会导致对身体不好的结果,我们社区就不乏运动过度,导致手脚受伤和腰部疼痛的人。
往时今日
八年前,初学【采桑子】,习填一首《深秋》。

10/17/2024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