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时节遇迷雾 智商均值道回归

雾,又升起来了。浓浓的,前面不远行走的邻居和他的小狗,不久就消失在雾中,多半是我们的步伐太“休闲”了。远处的汽车只看得见两个车灯,直到从近处钻出来,才能分辨出车的颜色和形状。空气中的水分似乎就在眼前,若隐若现,直到在前额的头发上凝成细密的水珠,想不看见都不行。

朦朦胧胧的一种状态,既不像前几日水面上飘忽不定的细弱柔丝,也不像近几天笼罩在树林上那种水墨画静静的晕染。周边有十几米可见的范围,在远一点就是迷蒙,跟平日阳光从树林的缝隙中穿刺一切的通透和明亮,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感觉。

人们习惯了明朗阳光下的日子,偶尔大雾中迷茫一下,也是一个很新鲜的体验。周围发生的一切,是真实还是假象?有时不用去分辨和细想,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有时候琢磨一下,没准能悟出一点阳光下反而看不到的道理。

看到一篇文章中谈到智商遗传问题,讲的是父母双学霸,生的娃却是学渣的现象。过去有句老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说的是遗传基因的重要性。由此类推,前辈的表现优秀,子女们,由于都承了他们的基因,也很优秀。这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就走到了该说法的顶峰,形成了血统论(Bloodline theory)。

血统论是一种主张以祖先的血统和身份决定个人的表现,甚至跟子女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方向有关。在政治上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在社会上的体现就是世袭制和种姓制度,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种族主义也可以视为血统论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希特勒将“雅利安人种”定为“优等种族”,而对“劣等民族”的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屠杀。

文章中提到一个“均值回归”的理论。起初的均值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是一个金融领域概念,指的是一项资产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趋向于“平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过去的平均价格时,该证券就有可能被人购买,预期价格会上升。当目前的市场价格高于过去的平均价格时,预期价格就会下降。换句话说,偏离平均价格的情况预计会恢复到平均水平。

后来,该理论不仅指金融领域,并且涵盖了自然现象等其它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一种上涨或者下跌的趋势不管其延续的时间多长都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最终均值回归的规律一定会出现。自然界如此,社会现象中,比如房价领域,由于心理作用、投机作用等,有时甚至有矫枉过正的令人措手不及的惊人现象。

在智商遗传上,高智商与低智商的人,内在的“族群本底智商”是一样的。高或者低之间,区别在于那个看不见的上帝,一种随机偶然的“运气”。这是一个雾一般的谜,到底是谁决定了人的偶然出生,是谁决定了这个人身体的健全和智商的高低?这属于人类追求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既是人类千古不解之谜,也是人类继续坚持不懈的追求。

对于这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谜底,普通的解释是机遇、偶然和运气。跟我们打牌非常相似,同样的一副牌,每次摸到手的牌点都不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根据每一盘打牌的不同情况,组合手中的牌点,根据个人的判断,打出不同的牌,得到期待的或者遇到难以预料的结果。

“运气”好时,摸到的牌所向无敌,几乎满手都是超过“均值”的王炸,会不会打都是一个“赢”。恰如那些天生就聪明绝顶的人,一开始就占有“赢”的先机。但是“运气”不好时,摸到的全是低于“均值”的臭牌后,即便是高手,也打不了赢牌。但是,好运不会每次都降临,倒霉也不会次次都碰到,有胜有负,有输有赢才是正常,这一点似乎都指向一个“均值回归”的规律。

既然“运气”这个东西不可解也不可求,高了会低下来,低了也会升上去,那么,得之不喜,失之不恼,以平常心对待之,才是正理。不过,世上芸芸众生,不都是期待某种运气得降临吗?明明知道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但是在人生中,人们仍然期望总是在均值之上, 对升学、升迁、发财和中奖不都祈求个心想事成吗?

“运气”,就像面前的这片迷雾,摸不着、看不透。即便知道了“均值回归”的理论,还是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那个一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时,就被决定了的一生。

那么,值此感恩节的时候,我们感恩的对象是谁呢?是那个迷雾一样的“运气”吗?


11/28/2024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