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导弹被击落 劳资双方获妥协

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上个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将试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同时,中国国防部热线电话直接打到美国国防部,告知他们我国将发射一枚东风洲际弹道导弹。按国际通行做法:无论谁发射,相关国家均可采集有关数据,可以进行试验拦截。

不管拦截能否成功,对美国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美国调去四艘军舰,其中三艘军舰带有防空拦截导弹,根据中国通告时间,按照发射轨迹,预定的弹道,美国同时发射三枚导弹,实施拦截。美国拦截弹,直飞中国试验导弹预先轨道,军事上叫设伏拦截。中国导弹做了三次机动变轨,不仅甩开了美国拦截导弹,而且分裂出来的弹头准确击中各自的目标。

依据中美之间默契,中国并末公布细节,给美国留足了脸面。美国外交部发言人尴尬表态:这是一件好事,减少未来中美之间误判的发生。

真的吗?厉害了,我的国!


一则经过证实的消息:东海岸码头工人罢工三天后,国际码头工人协会宣布,已与资方达成协议,过去三天的罢工将暂停,码头工人即刻返回工作岗位,直至2025年1月15日。在此期间,劳资双方将有更多时间谈判新合约。

双方协议的要点,码头工人时薪在6年内将涨至63美元。据悉,码头工人现在的时薪为39美元,这次的涨幅为62%。也就是说,届时码头工人工作一天(8小时)可以挣到500美元,一个月就是一万美元,很可以啊。工人阶级万岁!

想想我刚到美国那阵子,最低时薪为3个多美元。在学校打杂,一个星期的收入还不到他们工作一小时的。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听到这个消息,抢购应该停止了。一场小小的罢工所带来的恐慌,应该平息了。

上次提到的纸巾,很多商店货架上都没有货了,我不太明白。有人解释,纸巾是当下人们的“刚需”。对我而言,刚需这个词比较新,还需要深入领会和学习。不过,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刚性需求”,也就是必不可少的需求。

具体到我们当前的情况,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种基本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它不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转移,比如我们传统的需求:衣食住用行等。

如果这样的理解是对的话,我还是不明白纸巾为什么是当今社会的刚需。至少对我们家就不是。没有纸巾,人们仍然能够生活下去。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农村,多少人家里没有纸巾,不是也活过来了。当今世界一些不发达的地方,有多少人家里会有纸巾这样的奢侈品?而没有食品和水,人们是无法生存的。商店的饮用水被抢购一空,这才是我理解的“刚需”。

看来,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或许“刚需”也不同。对有些人来说,衣食住行已经不再是刚需,车子、房子等高档次的物资需求(银子),才是他们的刚需。或者更高档次的精神和情感追求才是他们的刚需。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弹性”刚需。

往时今日

八年前今日,几日秋雨,一番心情。习填词【虞美人】一首记之。


10/04/2024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