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市 Montreal,魁北克省 Quebec
期待中的魁北克在暮色中离开了。下一站是是此行的终点,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
此行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魁北克是一个城市。也对,也不对。确实,加拿大有个魁北克市,就是我们刚刚离开的那座城市。加拿大还有个魁北克省,而魁北克市只是该省所辖的一个城市。我们前去的蒙特利尔市,也属于魁北克省。

五月初的魁北克,依旧是阴雨绵绵。在蒙市大多数人的梦乡中,游轮顺着圣劳伦斯河进入蒙特利尔。远远的,港口用“Bonjour ”(法语欢迎)的大标语牌来迎接我们到来。游轮缓缓驶过一个白色的钟楼,一个摩天轮,无数的高楼大厦渐渐出现在眼前。好大的港口,好大的城市。第一印象,蒙特利尔市要比魁北克市要大得多。
原来,蒙特利尔是魁北克最大城市。就加拿大而言,蒙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如果以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来看,蒙市为世界上的第三大法语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éal),意思为“皇家山”。
小教训
下船,竟然耽误了好长的时间。按照船上的要求,提前将行李放到门口,服务生会将行李运到港口。旅客不用自带着行李上下楼,只需走到港口提取行李就好。这本是游轮提供的贴心服务,只是排队等行李的时间太长。7点多早餐完毕,我们排队下船,直到九点半才取到行李。如果,自己拖箱子下船,则不用排队,八点钟就可以下船。当我们从旅馆办完手续出来,已经是十一点钟,几乎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如果箱子不多,最好自己带着走。不用排队等箱子,尤其是旅游日程安排较紧的情况。
唐人街的牌坊
从船上下来,乘计程车到旅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中餐馆,司机说那就是蒙市的唐人街。
从旅馆出来,我们第一个目标是唐人街,一是好久没有吃正宗的中餐了,二是该吃午餐了。

一边走一边问路,不多久,远远就看到“唐人街”的那黄色琉璃瓦的中式大牌楼。早年曾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那里也有一个唐人街的牌坊,不过叫“中国城”,是中国首都北京市赠送的礼物。华盛顿的中国城较小,牌楼也只有一座。蒙特利尔的唐人街,远处看来要比华盛顿的大一些,牌楼右侧有一幢三层的楼房。整个墙面是一幅壁画,迎面夺人眼目,画幅中是一个巨大的京剧旦角,下面是两个京剧脸谱,背景是黑底红花,浓浓的中国情隔着几条街就扑了过来。

走过牌楼下的石头狮子,满眼的中文字就从周围的法语中跳了出来。这是美洲唯一的一个讲法语的唐人街。对面不远处,还有一个牌坊,从左到右上书繁体字“鍾靈毓秀”,幸亏我似乎见过此词,否则我还会犹豫这个词是不是按照传统读法,从右读到左。听说这个牌楼是上海送的,蒙特利尔和上海市姐妹城市,因此按照大陆习惯,这个匾额应该是从左到右的读。

很有意思的是,在前后两个牌坊之间还有一个比较小的牌坊,上面写着“陽朝”,下面写着“埠華可地滿”,如果我不是知道蒙特利尔早期被当地华人翻译为“满地可”,很可能我会抓瞎了。再加上知道“华埠”一词,因此没有从左到右的读下去。当然上面的那个词也就是“朝阳”了。这应该是早期华埠唐人街的招牌吧?

后来又发现另外一处,也有这样的一个牌楼,上书“迎紫”,下书“满地可华埠”的繁体字。原来蒙特利尔的唐人街,前后左右一共有四个牌坊。两个大陆新式读法(从左到右),两个海外传统读法(从右到左)。
牌坊下两侧的商家招牌有的是简化字,有的是繁体字,恐怕这是一个不仅外国人看不懂,大陆、海外的华人也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吧?幸而我们小时候囫囵吞枣地读过一些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繁体字,兼之学过毛笔字,临摹过柳公权颜真卿的字帖,写过几个繁体字,所以,大致也能跟繁体字混个面熟,即使不会写“臺灣”,也认识它们是台湾。有道是:
四方周正中国城
前后左右牌楼横
陽朝迎紫满地可
华人法境留美名
唐人街的商店
要说满地可的华人历史,具有文献的资料表明,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1825年。掐指一算,有200年了。今天的唐人街,主街位于圣劳伦斯大道上,一路延伸到几个街区之外。这里各种店铺一家接着一家,蔬菜水果副食店、鱼肉店、饭馆、旅店、旅行社、保险公司、中文书店、小礼品店、珠宝首饰店、药店、日用品店、茶叶店等等,中国工艺品琳琅满目,土特产品摆满货架。
这里不仅有华人需要的各种日常用品,还有一些稀有特产。我们家领导腿关节不好,经常擦抹国产虎骨鹿茸精这类药酒止疼。在美国,只有一些中国店有卖的。蒙市唐人街的药铺里竟然也有。并且老板还推荐了一种据说疗效更好的药酒,于是买了一瓶作为贡品。领导用后,圣心大慰,称赞效果不错,办差给力。
说着说着,正眼花缭乱之间,一阵阵食品的香味扑鼻而来,肚子开始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到唐人街的正事,吃饭。路两旁有不少的中餐馆和茶楼,大多是粤菜,比如早茶的品种就相当多;还有相当经济实惠的越南米粉店,生意也很好。这些都是平日领导的“最爱”们。街道拐角处,有一家相当不错的香港点心店,里面有新鲜出炉的美味糕点和茶饮。这是下午茶和晚间宵夜的好去处。
兰州拉面馆

不过,味道最浓重的是来自街边的兰州牛肉拉面馆。玻璃橱窗后面,现场演示面条制作的师傅们,正在忙碌地拉抻着手中的面条,一拉一拉地就把手中的面团拉抻成粗细不等的面条。关键还是卤牛肉的汤汁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不行了,受不了了。侧身一拐,就进入面馆。刚好有一个座位空出来,我们便坐下点面:一弯红油牛筋宽面,一碗清汤牛肉细面。一抬头,外面已经开始排起队来,吃完出来,队伍已经从店内排到了街上,幸好我们到得比较早。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地道的中式卤牛肉烧牛筋了,还有QQ又筋斗的手拉面条,拉面汤就不用说,地道的西北风味,浓烈豪爽奔放,是一道适合我们这种北方汉子的美食。当然,有点不太适合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林妹妹等金陵十二钗们,刘姥姥和焦大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也适合那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花木兰,还有镇守西北雁门关的杨家女将佘太君和穆桂英等诸位女豪杰们。
嗨!怎么吃了一碗兰州拉面,就让人联想到中国体育界的阴盛阳衰呢?我看就该让国足的那些臭脚们来吃一碗滚烫火辣的红油牛肉面,好好地壮壮阳!
吃罢口齿留香,有诗为证:
兰州拉面此中奇
短长宽窄手中泥
清汤红辣皆入味
万里香飘度若飞
05/04/2024 草于加国蒙特利尔途中
10/09/2024 改于佛州瓦蓝湖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