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 那人却在云深处

晚间,听云端讲座“《人间词话》浅析”。演讲者是華府詩友社的现任会长雷俊毅。雷会长在微信诗群中神交已久,常常拜读大作。套用一句老话,“如雷贯耳”久矣。这次云端相见,“虚拟”真人,还是第一次。真乃“相聚缘起词话,虚拟何似人间”。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一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后世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现代人,只要对诗词感兴趣者,几乎没有不知道《人间词话》的。

早些年读过这本书,曾经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间迷惑和徘徊,至今尚无大悟,因而,下笔终是“无境”。

因为大师的评价“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专门去品读温庭筠、韦庄的作品,体会“句秀”和“骨秀”的感觉。尤其看到大师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而对李后主词中的“神秀”多次拜读,渐得“如血之笔”的感觉。成为自己在词坛顶礼膜拜的词圣、词仙、词后主。

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提出了习诗词之人的必经之路,让我耳目一新。然而,世间又有几人能成就大事业,成为大学问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能到此第一境界,余愿足矣也。有缘入门,得览中华诗词瑰宝之万一,在不堪造就之才身上,沾染些许书生之气,已是三生有幸。

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相信能够达此境者不在少数。不过,那不会是我。因为对我而言,世界之大,世间美妙仙境何止一处。除了诗词之美,还有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绘画之美、摄影之美、书法之美、文章之美、各种运动之美、山川秀丽之美。总之,只要心胸开阔,不拘小节,细心体察,不难发现身边处处都有美。或专一喜好一种美,深入其中;或博爱喜欢各种美,兼收并蓄,均为个人爱好和兴致有别,并无对错之分。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达此第三境界者,甚少。达到第二境界者,只需有恒心,能坚持,肯勤奋,皆可。而要达到者第三境界,须得有慧根,能悟道,这样的人,如天才一样,世间少有。

吾等蝼蚁之辈,岂敢生此妄念。如我辈这类胸无大志者,终日里不过“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已。

詩友中有些人,如诗社的雷会长,应是入了第二境界之人。故而能从一个从事医生职业之人,由爱好到痴迷,从诗友到会长,进而浅析“人间词话”,从诗词历史发展和王国维个人背景,全面点评作者和作品《人间词话》,可见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的,这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是什么?

只有我,听着听着,于天花乱坠中,看到周公招手。讲座未完,众里寻他千百度,萤屏不见,那人却在云深不知处。

原来,进入第三境者,竟有捷径。

如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要想再入,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022年11月6日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