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美国的父亲节。

早晨散步时,碰到路边的行人,也是散步经常看到的老熟人,互道早安后,她笑着致意“父亲节快乐!”让我一大早就感到了父亲节的愉快!
在中国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1945年,中华民国曾经创立过一个中国的父亲节,定在每年的八月八日,因其谐音,又称“爸爸节”。我觉得这个日子非常好,爸爸这个发音,在众多语言中都是父亲的意思。好像至今中国台湾地区仍保留着这个“中国爸爸节”。
共和国成立后,民国的“爸爸节”似乎就没有时兴。我们在大陆时,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爸爸节”,当然,也没有“母亲节”。近些年来,西风东渐,大陆民众逐渐习惯上使用六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听说大陆有一些“国粹”人士,反对在中国的土地上时兴“洋人”的节日。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利用公权力来禁止民间庆祝“洋人”的节日。在下觉得,孝敬父母乃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凡此种种孝敬父母的行为,都是善行,当鼓励之发扬之。至于何时何日,可以由国家制定。如果目前尚无中国自己的有关节日,不妨暂且沿用他国。况且,大陆当前的国家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难道不都是起源于外国(美国)“洋为中用”的吗?既然这些“洋节日”大陆可以纪念,如何就容不下纪念天下父母亲的节日?善哉善哉。

冰心曾经对父爱讲过这样一句话:“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我个人的体会,仅仅赞同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我的父亲,跟他们那一辈人中的大多数者一样,不会对子女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在这一点上,我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在我的眼中,父亲的严厉比慈祥要多,每当我调皮捣蛋惹祸时,他都会敲打我,让我记得犯错的后果,把他的爱寄托在严格的要求之中。在西方生活了几十年,我也逐渐接受了家长不能动手体罚的西方文明。但是,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而体罚就是后果之一的看法,始终未改。小时候,犯错受一点父母“爱”的体罚,从中接受教训,比长大了犯错接受社会冰冷无情的体罚,难道不是要好得多?
即使父亲如此严厉,我仍然可以感到由衷的父爱。小时候,他会带着我到许多社交场合和平常人去不了的地方,通过这些让我见世面,使得我日后面对诱惑和危难时,能够尽量坦然淡泊和处事不惊。WG中,常常在陪伴着父亲熬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中,开始体会到父亲在困境中对我的关爱。在我继续高中学业和参军入伍的关键时刻,父亲力劝我完成学业,无形中助我步入上大学这条人生的路径。在父母的荫蔽下,我终于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女儿。父亲哺育我成人的职责业已完成。
我们是两代人,对世界有着我们不同的理解,我们之间对世事和人生也各持己见,但是,我们有血浓于水的爱,父亲坚持对家的爱和对国的忠,成为我做人的底线。即使我们的爱都是“沉默”的,即使我们相互当面都不会说“我爱你”之类的话,但这些话都被我们化作情感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回顾相随父亲走过的一生,我感谢父亲在我能够自立之前,给予我一个完整的家,让我体会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
我们父子之情是真挚的也是完满的。父亲生前,我们就已经彼此都感受到了。并非冰心所言:“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当然,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中大家很熟悉的一例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文中那段描述父亲送他到车站,替他买橘子的情形,朱自清不仅仅是感觉到了,而且感动至深,以至于“眼泪又来了。”
《背影》结尾的那一段:“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每每读到这一段,就会想到当初,我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情景。父亲在大洋彼岸亲自给我写信,看着父亲苍老的笔迹时,我的心里就会油然涌上一股热浪。这与朱自清的描述,又何其相似。在异国他乡,不知何时能够归国尽孝?况且父亲其时已显年迈老状,常住医院,正当子女在身前尽孝服侍之时。躲在宿舍静僻之处,灯光下手里捧着父亲的信件,在模糊的热浪汹涌中,一时间,心归故国,浮想联翩。“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至于我自己,也大致完成了父亲的职责。首先,我给了女儿一个完整的家,这是在美国和同辈中看到许多破碎家庭的感触之一,这也是父亲给我树立的榜样。其次,做了一个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后来认为是非常明智的决定,带女儿到美国来。我们夫妻去国数年,虽然有老一辈的慈爱,终究给孩子留下父母不在的孤独和沮丧。重要的是,女儿到美国后,很快就重拾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唤醒了自身的潜力。这份自信所带来的自立,比后来上个好大学和找个好工作都重要。如今,女儿大学毕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觅得人生伴侣,成家立业,成为人妻人母,我这个父亲的重任,便可以无愧于天国父亲,较为圆满地卸下了。

话又说回来,冰心对父爱的表达,也并无大错。或许,冰心心目中的父爱,就是沉默得感觉不到的。盖天下父爱不止一个模式,每一个父亲的爱,跟每一个独立的人格一样,都是大爱无疆而且不尽相同的,不以子女是否能感觉得到而存在。
有父如斯,儿子此生何其有幸!
2022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