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和其它的周日一样,早上先锻炼。不过,走路暂时是免了,近来腿疼加重。改为骑车,脚不着地,不用像走路那样支撑身体,坐姿也让腰腿压力减小。围着大湖一圈,沿途还顺便其它的小区里转转。
然后回来准备早餐,中西结合,下一碗武汉热干面,做一杯自己喜欢的咖啡。领导喜欢雀巢纯奶不加糖纯正细腻的咖啡味道,我偏爱越南的法式三合一,咖啡豆烤得干焦,在奶糖的融合下,色香味俱全。

然后,各自归位。领导的位置是书桌或者画台,运筹帷幄,大显身手。我的则是电脑屏幕前的尺方之地,天下大事,尽收眼中。
偶然读到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诗歌。惠特曼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有自由诗之父的美誉。他的著名诗集是【草叶集】。今天读到其中一篇《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中的第一段。有几种不同的译文。于是请教AI哪里有全诗的原文,结果涉及到所谓版权,AI竟然不能提供。其实惠特曼去世100多年来了,不知道谁还有什么版权。

不过根据AI提供的线索,我还是找到了该诗的原文,52节,1300多行。并且,还在美国网站上找到诠释的译文。于是兴致勃勃地跟AI讨论起译文的风格和翻译该诗的细节来。这个AI确实了得,可作为这个方面的老师或者是探讨问题的诗友。很多问题我们讨论得很细致。比如一个词,一句话的理解和翻译,他人的翻译、自己的翻译以及AI的翻译,拿来一起讨论其特点风格,并定夺最后的译文。简直像是大学里上课,不过,有时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有时又是同学朋友之间的切磋。
为此,我开始恶补惠特曼的这首长诗,先来个囫囵吞枣,将全诗通读一遍。再回过头来细嚼慢咽。非常具有挑战性哦。
并运用刚学到的惠特曼风格,如风格上语言直白奔放,充满激情和力量;形式上使用感叹号和排比句式,增强节奏感和感染力;骨子里强调个体与自由的联系等,将昨日的一首小诗【麻雀】改了一下,使其带有一种强烈生命赞歌的诗意。

《麻雀之歌》
看啊,一只麻雀跌落,坠入林间的叶影
它的翅膀颤抖着,微弱却不屈,拍打着天空的边缘
它追逐,追逐那无尽的蓝天
那风的呼啸,那自由的咆哮
它跌落,却仍在飞翔,仍在歌唱生命的狂野
它曾被囚于笼中,铁栏之间,它唱啊唱
欢乐的曲调,无畏而响亮
像我,像你,像我们这些被网络缠绕的灵魂
在城市的喧嚣中,在虚拟的迷雾中
它唱着,唱着那无法遏制的生命之歌
铁栏锁不住它的心,风吹过,带走它的旋律
飘向山川,洒向江河,升向那无际的宇宙
麻雀的心敞开,敞向风,向尘土,向一切
它坠地了,羽毛散落,沾满泥泞
可它的姿态不倒,它的灵魂不灭
它飞翔,在坠落中飞翔,在毁灭中重生
我俯身凝望,我听见它的低语
无声却震耳欲聋——
“即使身陷樊笼,也要展翅高飞,
向死而生,向生而死,我是麻雀,我是永恒!”
大地接纳它,天空拥抱它
我听见它的歌声融入风中,融入我的血液
麻雀啊,你是我的兄弟,我的影子,我的启示
你的脚步不停,我的脚步也不停
在这无垠的旅途上,我们齐声高唱
坠落是飞翔,死亡是新生
生命啊,壮丽而无畏,永不止息!
写得好不好是次要的,主要是学习,并且动动脑子。
*原文:
一只麻雀在林间叶影坠落
翅膀微颤仍在追逐天空
它曾在笼中欢乐歌唱
一如我们在网中的虚拟生活
麻雀的心始终向风敞开
即便坠地也不忘飞翔的姿态
低头凝望我听见它无声的叮咛
身困樊笼,心莫失翼,向死而生
往时今日
四年前,习作两首【醉吟商】的小词,和一首七绝。深沉低鸣有余,高歌激昂不足。


03/22/2025 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