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所谓的“有钱人”是个什么标准?我不知道,因为各人理解不同,标准自然也不一样。答案可能取决于住所、职业、储蓄或投资的金额、消费习惯等等,要确定一个符合有钱人的确切收入水准很困难,大量的研究和调查都有不同衡量标准。虽然如此,这些标准可以供人们参考。
一个是美国国税局(IRS)的官方标准。根据国税局2021财政年度的数据显示,有1%的纳税者年收入达82万美元,或月收入近7万美元。如果以名列1%为有钱人的标准,那就是要年收入高达80万美元以上。
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实际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约为7万1000元,而要达到前20%则需要接近翻倍至13万545元。不过这在不同地区有巨大差异,如旧金山居民需年收25万元才能达到前20%;而年收7万444元便能成为底特律收入前20%人群。

而“有钱”与“富有”,差别究竟为何?一般美国民众认为净资产达80万美元足以实现财务舒适,而净资产220万元便是富有人士。
但年收入多少才是富有,最终仍取决于如何定义自己财务舒适所需的金额?如何运用收入和资产?这并没有一个绝对数字可以定夺。有些人可能只要不需担心钱就感到富有,另有些人认为,赚到足够的钱让他们退休后生活方式不会受到影响就是富有。
今天去看牙医。皆因前些日子,晚餐有红烧牛尾,在兴奋的啃嚼撕咬中,砰的一声,门牙崩坏,中间断裂,首尾相连,看起来无事,实则失去门牙切咬功能。实在是乐极生悲。这是第二次了,上次是在啃鸡翅膀的过程中。现在,两颗门牙都轮流遭遇不幸。在牙医那里有又被麻药电钻修理一番,处理完后,换上临时牙齿,两周后再装永久牌。

教训,得不偿失。以后,吃这些带骨头的东西,要格外小心,宁可不吃,也不要害牙。花钱不说,还要受刑。
医生,在一般人眼里,算是高收入的职业。那也是应该的,先不说治病救人的崇高和伟大,至少人家上学就比一般人多学几年。况且,实习医生结束住院医师实习期之前,也都经历了长时间工作。
据华盛顿邮报昨日的报导,美国医师平均年薪35万元,某些医师年薪则有十倍。若以专科区分,神经外科医生最高年收入有92万元,骨科外科医师年薪80万,放射治疗肿瘤医师年薪70万。收入最顶端1%医师年收入大约400万元,但其中85%来自事业与资本利得(capital gains)。我想,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属于“有钱人”的范畴吧。

今日立秋,继续学习填词【朝中措】,有感立秋节气。人之将老,何况牙乎!

寂寥天地一浮萍
歲晏感飄零
身繫江湖憂樂
心違塵世虛名
枝殘花落
煙消雲散
雁去畱聲
縱有盛時難卻
終臨冷雨秋生
往时今日
七年前今日,给一位曾经驻美大使馆的总领事,后回北京外交部任职的外交官贺寿。这位前任总领事是外子的学生,又是我们武汉老乡,也是我们在华府时的好友。

六年前,曾经做【七律·立秋】一首。

08/08/2023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