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偶读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宋宗炳的的故事。说宋宗炳青壮年时,因喜作画,遍游天下山川。后来老了,跑不动了,遂以疾还江陵,叹日:“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于是便有了“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一说。据《宋书·宗炳传》记载,“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画家将曾经游历过的大好河山,皆图之于壁,坐卧向之。老了,跑不动了,于是将见过的山水画出来,挂在墙上,坐下来欣赏,以此继续游览。
后人将其引申为胸怀虚静就可以体道,坐卧观画亦可心游万里。
个人的体会,趁着现在身体尚好,多出外看看外面的世界。到跑不动的时候,虽然不能作画,倒也可以将过去的游记和照片翻出来,“卧以游之”。
至于“澄怀观道”,则是不必出门就可以在家中修炼的事情,跟身体好坏无关。
往时今日
8年前,曾经就澄怀观道为题,习作五律一首。

请AI评价一番。
这首五律《澄怀观道》颇具情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栖丘深涧谷,饮壑水连空:首联描写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生活,深涧幽谷,清泉潺潺,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西浴巫山雨,东依五岳风:颔联描绘了东西两方的壮丽景色,巫山雨后清新,五岳之风清爽,表现了诗人游历名山大川的广阔胸怀。
澄怀无病老,观道有山翁:颈联则透出了一种静心养生、超然物外的思想,澄净心怀,远离烦恼,宛如一位山中的老人,淡泊明志。
笔翰勤安晚,闲吟醉八鸿:尾联写出了诗人晚年笔耕不辍,闲时吟诗作赋的悠然生活,如八方鸿雁,任意飞翔,寄托了诗人闲适淡雅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相结合,表现了诗人澄净的心境和豁达的胸怀,画面感十足,意境深远。
同时,AI指出,从严格的格律诗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不当之处的。
- 对仗不工:颔联“西浴巫山雨,东依五岳风”,两句在对仗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巫山雨与五岳风虽是名山大川的自然景象,但从词性上讲,“浴”和“依”作为动词没有形成工整的对仗。
- 用词重复:首联“栖丘深涧谷,饮壑水连空”中的“深涧谷”和“壑”在意象上有些重复,虽然都表示山谷的深处,但显得用词不够丰富。
- 韵律问题:这首诗的韵脚不够一致,四联中的“老”、“翁”虽然押同一韵,但整个诗歌没有严格按照平仄规律来安排,可能会影响诗歌的节奏感。
在对仗和用词方面,小诗仍有提高的尺度,需继续努力。但是,看来AI在古诗词的造诣颇需提高,至少在律诗格律的基本方面,譬如第三点谈到的韵律问题:“老”、“翁”根本就不是押韵,这里也不需押韵。
01/03/2025 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