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五国游: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 – 塔林 Tallinn, Estonia

问答题

  • 你知道塔林吗?

“不知道。邮轮说,它是这次我们波罗的海北欧游的一个岸上旅游景点。位置当然在北欧,应该是一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地方,我猜应该是一个城市”。– 这是北欧行前没有做功课的回答。

旅游回来后的答案:

塔林是波罗的海最内部的芬兰湾滨的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中世纪的塔林是战略上一个重要的据点,是西欧、北欧与俄国之间贸易的交叉点。塔林的老城区在1997年时被收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中,并于2011年当选欧洲文化之都。

  • 你知道爱沙尼亚吗?

“听说过,好像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是前苏联的加盟国吗?” — 这是北欧行前脑海里所能想得到的。

旅游回来后的答案:

爱沙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北部,人口约42万。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爱沙尼亚多次由北欧各列强统治,最终被俄国兼并。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首次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再次恢复独立是前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由此可见,爱沙尼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北欧各国特色的新生小国家。虽然,在中国老百姓眼中,爱沙尼亚还不及中国的一个普通县城,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乡镇而已。

邮轮说

  • 中世纪特色 (丹麦地堡)

邮轮上的介绍说,旅游的特色是塔林中世纪的建筑,如教堂、城墙和古堡等。因为塔林是西欧、北欧与俄国之间贸易的交叉点,所以自中世纪以来,就是各列强国争夺的战略要地。13世纪丹麦和日耳曼人征服,开始在此地建立城堡。塔林一词源系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自此以后,爱沙尼亚多次由北欧各列强统治,其中包括丹麦、瑞典、波兰,最终被俄国兼并。

岸上游

  • 老城(下城、上城)

老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老城游保存至今最完好的欧洲中世纪城堡,城中保留着许多中世纪教堂,是北欧目前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建筑风格和外表的城市。沿着城墙一路走来,细细品味历史带给这座城市的韵味。也可以爬上城墙,在城市的高点一览老城的全貌。有些城墙上去是要交费的。

当天的天气很好,我们乘坐“随上随下”观光车(Hop On Hop Off)到老城下来。旅游的时间很充裕,我们沿着老城慢慢上行。通过下城到上城的城门,走过那条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街头小提琴手琴声中来到上城顶,主教座堂以傲视群雄的姿态出现在你眼前,那么独立特行,那么令人无法抗拒!一看那洋葱头似的尖顶,就知道是俄国式的东正教堂。教堂内可以看到神父正在给新生儿进行洗礼——多么神圣荣耀的现代一刻:嫩稚的新生在阴沉古老的庇护下开启了人生旅途。

继续在石头铺地的窄小街面缓行,想象中体验着中世纪的欧洲街道模样。不久,另一座地标似的建筑 —— 城墙塔林市政厅矗立在阳光下的蓝天白云里。市政厅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塔林市的象征。沿途种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给塔林留下中世纪北欧各国的印记。在街道转了数圈,就下行到塔林老城城墙博物馆。大概时间还早,博物馆没有开门。但是老城墙下的圆拱和城墙上的走廊,以及放行和圆锥型的碉堡顶本身,就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 购物首选

购物 Shopping没有排列在此行的清单上,浏览古老的欧洲才是我的主要目的。邮轮上工作的中国侍应生对我们介绍塔林时说,塔林的东西便宜。根据我们后来到俄国、芬兰、瑞典以及丹麦的实地“考察”,所言不谬。主要商品为具有鲜明北欧色彩的服饰,毛衣、风衣、帽子等。买了一个刻有爱沙尼亚字样的小酒杯,作为塔林此行的纪念。当地货币十元,折合一个多美元。

  • 他乡故知

走在老城的路上,忽然听到耳边传来久违的乡音“这个划得来”(便宜),“鬼扯,一点都划不来”。转过头一看,两个游客操着武汉口音在讨论购物。继续往前走,一大队操着武汉话的游客叽叽咋咋地从街道拐角出来。在塔林,这个我以为中国人几乎不太知晓的旅游地,碰到武汉老乡,真是难得。

由此看来,中国不仅是经济发展了,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早期的旅游一线热点新马泰、港台日、欧美澳等也已经逐步被二线旅游景点如塔林所替代了。既有点出乎意外,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感到欣喜。

塔林虽小,但是小得古老厚重,小得风格独特。不愧为世界遗产和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

海隅天际游塔林
古堡残垣感登临
市政中心哥特矗
上城高地葱顶金
北欧遗产引游客
文化之都寄楚吟
莫道水长无故里
大洋洪宇有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