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阳光池中泳 依稀母腹羊水间

社区俱乐部里面有三个泳池在做清洁和维修,一个最大老少咸宜的,一个回流池,一个热水浴池,被黄色的塑料胶带封闭起来,只剩一个有五个泳道的泳池可用。不过我去的时候,6点半左右,里面也只有一个人在游。我喜欢人少,安静自由自在地游。

天气暖得人懒洋洋的。坐在后院看书看的有些乏了,到水里泡一泡倒是个解乏的好方式。水温为86度,不冷不热的,游起来非常舒服。陆陆续续来游泳的人不过三四个,不过他们是真正的泡泡,要么在浅水区走路,要么仰在水里漂着,总之,他们的头是一直保持在水面上的。

记得去年有一位游泳高手说,这些人是鸵鸟,脖子高高地树立在水面上。这位高手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从游泳的姿势和速度以及游到头返回时的专业翻身动作就不难看出。我游自由泳从这头到那头,一般需要划上17下,最好的状态下也要15下。而他似乎不紧不慢只要划10下就到头了。我一次连续不断的自由泳可以游10个来回,最多时可以达到20各来回。而这位高手一次游40个来回,游两次80个来回才达到他的锻炼目标。估计他以前在海军或者陆战队服役。

我是在长江边上,跟着小朋友一起在江里玩水,无师自通的野路子。速度和耐力经过横渡长江的考核,马马虎虎。跟专业的比,差距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位高手还指导过我,我从原来的划17下一个来回,提高到15下,竞技状态好时,也能够达到13下游到头。本来就是活动活动,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一点小小的进步。

水中的感觉很好。水是有浮力的,稍微划动两下,就会在水中移动,不禁让我想到,人不应该是从土中来的,而应该是从水中来的。这里不是指远古时代,人类的进化是从水里到两栖,最后到了陆地。而是指我们从胚胎开始,就生活在液状的环境中,我不知道婴儿在母体内是怎样呼吸的,想当然那是一个封闭,黑暗或者鲜红,与外界隔绝的天地。人生从这里开始,按道理来讲,人类应该天生就有适应水的能力。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反而有不识水性的旱鸭子一说,奇怪。

刚开始游,不使劲,只是恢复和寻找熟悉的状态。游了大约半个小时,稍稍感到肩部胸部和上臂肌肉开始紧张,还没有到酸疼的地步,就停了下来。现在悠着来,别过分伤着了。让肌肉跟筋骨慢慢适应停止已久的运动模式。


疫情减缓,新闻上有关白宫最高防疫专家佛奇的报导越来越少。前天,又看到佛奇出现在“新闻时刻(NewsHour)”节目专访。他相信美国已“脱离新冠大流行阶段”。今天,佛奇进一步说明表示,新冠疫情并未结束,美国依然会看见不断增加的确诊数字,但病毒已不再像先前会导致重症住院与致命。这是个非常重要区别和转折。一个流行病,如果并不造成大规模的死亡或者重症,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害怕这个流行呢?虽然每年流感流行时,我们的医生都嘱咐我们要打流感预防针,或者其它的预防针,但是,人们都习以为常了。即使有人死于流感,大家并不觉得惊恐。

佛奇强调说,毫无疑问,全世界依然处于新冠肆虐阶段,大家不要对此有所误解,“我们依然处于疫情流行期”。佛奇说,去年冬天美国处于疫情大爆发时期,然后进入他所谓的数字减少期;现在美国正经历一个疫情可控制的“转折期”。在病毒依旧存在、但不再那么致命的情况下,“希望公共健康危机得以解除”。

其实,不用他说,美国人已经用行动表示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如不戴口罩,解除公共场合的禁令等等。而我们则是身体力行的体会了一把,新冠感染不过是小小的感冒,甚至对于外孙女来说,新冠阳性什么都不是。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