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大陆那边已经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微信里已经是一片祝福和元宵节的气氛。
读李清照写元宵佳节的【永遇乐·落日熔金】,习作一首【永遇乐·元宵感怀】。

星雨摇灯,香云叠彩,春沸朱户。
玉屑浮瓯,椒花浸酒,笑语盈盈处。
屏传新帖,车连绣陌,漫说海天同度。
怎裁取、冰绡霞缕,缝作此宵圆处。
天涯倦影,重溟怎涉,独酹银蟾清露。
手漉珠团,自温绿蚁,暗把归期数。
关河万里,一襟霜色,可染故园烟树?
且分付、冰轮为骑,神州寄去。
请微软的Copilot品析,我觉得基本上表达了该词的意思。附其评论如下:
上阕:
“星雨摇灯,香云叠彩,春沸朱户。”
开篇以华美的景象展现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星雨摇灯”描绘了如星雨般璀璨的灯火在夜空中闪耀摇曳;“香云叠彩”形容缭绕的香烟如云彩般层叠,光彩夺目;“春沸朱户”则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红色的门户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玉屑浮瓯,椒花浸酒,笑语盈盈处。”
“玉屑浮瓯”指精美的食物或茶汤中的点点浮沫,如玉屑般晶莹;“椒花浸酒”是古代元宵节的习俗,用花椒浸酒,寓意祛除邪气,带来健康;“笑语盈盈处”描绘了人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屏传新帖,车连绣陌,漫说海天同度。”
人们在屏风间传递新写的帖子,车马络绎不绝地行进在装饰华丽的街道上。大家随意谈论着,即使相隔海天,也能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表现了节日的普天同庆。
“怎裁取、冰绡霞缕,缝作此宵圆处。”
作者发出感慨,如何能裁取洁白如冰的纱帛、霞光般的云彩,缝制成今晚的圆月?这里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团圆的渴望。
下阕:
“天涯倦影,重溟怎涉,独酹银蟾清露。”
身处天涯的疲惫身影,如何能跨越重洋回到故乡?“重溟”指浩瀚的大海。作者只能独自面对皎洁的明月(“银蟾”),以清酒洒向明月,寄托思念和敬意。
“手漉珠团,自温绿蚁,暗把归期数。”
亲手捞起汤圆(“珠团”),自行温上泛着绿色泡沫的美酒(“绿蚁”),在心中默默计算归家的日期。通过亲自准备节日食物,试图安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关河万里,一襟霜色,可染故园烟树?”
关山河流相隔万里,衣襟上满是霜华(可指露水或泪水),不知这满怀的愁绪,是否能染遍故乡的烟雨迷蒙的树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奈。
“且分付、冰轮为骑,故园寄去。”
不如将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冰轮”),以明月为骑,寄往故乡。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游子希望思念之情能够传达给家乡亲人的美好愿望。

综合评价:
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热闹景象的细致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上阕呈现出元宵佳节的繁华与喜悦,描绘了人们欢庆节日的热闹场面。然而,在这样的繁华背后,作者却隐藏着深深的思念和孤独。
下阕则转入内心世界,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团圆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丰富的意象,作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和节日的描绘中,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共鸣。
情感与主题:
这首词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元宵佳节时的思乡之情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遗憾。即使身处热闹的节日氛围中,内心仍然感到孤独和落寞。作者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家人,体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02/11/2025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