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墙只为封民口 人类何时得宽容

近来因为看我那位快手朋友写的文章,不得已又去了“美篇”。他的文章以每天以6-7千字,有时候一万多字的速度在那里发表。

我以前在美篇也有账号。几年前大陆开两会,美篇配合两会期间不能随便发表文章的精神,以技术维护为由,暂停所有人上载文章。我既没有跟中央唱反调的意图,也没有什么违规的文章要发表,但是,我对美篇这种任意封杀的行为感到不爽,于是,此后就不再使用美篇。

美篇审查通不过的文章显示

因为读朋友的文章,看到自己以前在美篇里的几篇游记没有发表,就想顺便把文章发表了。经过重新配图和加上音乐后,试着发表一篇。虽说是发表后要通过审查,但是,审查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快,有的中文网站审查时间是24小时。很快,我收到美篇审查通过的通知。我将文章链接放到微信里,朋友们可以看到并加以评论。

刚好,前些天自行新冠检测,发现是阳性。为了不惊扰大家起见,那几日的随记就没有放到微信的朋友圈里,准备痊愈后,以“闭关”为题,将这几日文章发出去。我的阳性感染在自我隔离的第四天就转为阴性,于是我想先用“美篇”试一下水。这样,我就发表了感染第一天的随记。很快,我又收到审查通过的消息。

于是,我开始将其它的几篇游记配图整理后,一同发表。另外开始发表闭关后的其它几篇。这时候,我却收到了审核不通过的通知,一篇是闭关时的读书笔记。讲的是《往事并不如烟》(续篇),一些民主党派人士的轶事。因为作者的父亲是中国一号大右派,所以此书在大陆可能是禁书。我不仅看这样的书,而且还“有感”,不是又撞到枪口上去了吗?后来,我做了一番更改,把所有跟右派有关的字眼都更换了,但还是通不过审查。

另外,有一篇记载俄国圣彼得堡的游记,上下两篇。其中上篇没有通过审查。我也懒得管它是什么原因了。反正就是通不过审查。于是,我彻底打消了再次使用美篇的“妄想”。幸而,我还可以在其它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还有什么是可以封闭的呢?听说,大陆很多人都会“翻墙”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理解,在这个分裂的时代,人们都更倾向于只看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是个人自由的选择。看什么和不看什么,应该由民众自己来决定,而不是民众“被决定”可以看什么和不可以看什么。比如,上世纪的50-60年代,如果收听台湾或者是美国的播音节目,那是收听敌台,是要被打成反革命,搞不好要掉脑袋的。现在不要说听广播,连看台湾和美国的电视,不管内容是否反共,也不再是反革命了。就是到美国或者台湾去一趟,也不算叛国投敌了。

21世纪的大陆,较之以前,自由度宽松多了。当然,大陆还是有一道墙,一道互联网的防火墙。除此以外,还有一道“审查”的墙。不光是美篇上有,其它的中国社交平台,包括微信都有。如果,有时候不小心自由超过了限度,就会被和谐一下。

不要以为在美国就没有这样的墙。美国的文化战争已经导致一些州出台法律限制学生阅读内容、一些书在学校图书馆中被下架,但受影响的大多是社科类书籍。我们佛罗里达州最近则以“涉及禁谈话题或非必要策略”为由对几十种数学课本发出了禁令。

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就有焚书坑儒的暴行,近代欧洲也上演过希特勒大兴文字狱,收缴焚烧犹太人书籍的暴行。是什么使得人类要筑起一道道隔离的墙,禁止大家交流不同看法和倾听不同的声音呢?这样真的就能封住世人的口舌和禁闭人们的思想吗?


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