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个很神奇的的东西,主要靠先天,次要看后天。
有些人天生就记忆力好,具有过目不忘的超常人记忆力。为什么?是主的眷顾吗?不公平。
不公平,就是这个世界的现实。多数人记忆力为一般,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有些人靠着后天的训练,也可以将自身的记忆力提高。比如最简单的方法,重复多次的背诵,可以加深大脑记忆的印象,增强记忆力。

今天补写一段上个月的旅游的经历。坐下来一想,好多曾经鲜活的经历,一下子都想不起来了。幸好还有两个帮助记忆力的东西,照片和随记。照片留下点点滴滴出行的浪花,随记则是一段流动小河,将照片上的纷繁精彩串联起来。看着照片和随记,过往的经历时间和地点慢慢又鲜活起来。
人老了,跟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记忆力也随之衰退,更有甚者,进入老年痴呆的境地。所以,趁着现在还有一些不再给力的记忆,赶紧随时记下生活中的起伏和变换,甚至是日复一日的蓝天和白云,也算是为日后的回忆留下一点微波和浪花。

随着记忆力衰退的还有视力。近来觉得看近物越来越费劲,似乎老花眼镜也不再那么给力了。还有腰腿也越来越不得劲儿。站着会腰疼,坐久了也会腰疼,只剩下躺着不腰疼。再后来,还会有什么发生?
嗨,该来的,都会来的。就跟生下来就会长大一样,小孩子会长成少年,然后进入青年,达到而立之年后,潇洒了人到中年的强壮和成熟,转眼之间。就从高潮跌落,或快或慢地步入老年。继而从健康活跃的老年,进入活跃不再,但尚能自理的人生晚景,最后,非常明确的走向生命的终结。

很有意思的是,人们始终不知道或者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是肯定知道自己会走向生命的尽头。不管自己有没有勇气走下去,都不得不走下去,或早或晚。
从生命的整个过程来看,人最终难逃一死,“既生瑜何生亮?”是不是有点悲观?
有句励志的话,出自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他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认清生活的真像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是不是“英雄主义”,此处姑且不论。既然活在世上,一万天也罢,哪怕还剩一百天也罢,“认清生活的真像以后依然热爱生活”是一种我喜欢的人生态度。
老了,身体功能衰退了,依然要热爱生活,要快乐的活着。
快乐地晨起散步
快乐地傍晚游泳
快乐地随感随记
快乐地翻看闲书
快乐地写写小诗
快乐地打打扑克
快乐地在沙发上追剧
快乐地在水龙下淋浴
快乐地欣赏日出日落
快乐地消磨月圆月缺
——快乐地活过每一天!当然,还要快乐地面临最后的那一天!
12/08/2024 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