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四阶段 圆满人生十达标

退休后,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近来听人说,退休后有十个标准。据说做到了其中六条,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如果十条都达到了,就可以叫做“圆满”退休。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说来看看。

  1. 没有债务;
  2. 有退休金和医保;
  3. 有自己的房子住;
  4. 有六位数以上的存款;
  5. 有一个相恋相依的老伴儿;
  6. 子女不啃老;
  7. 每年能旅游一到两次;
  8. 没有不必要的交往;
  9. 有一项爱好;
  10. 有相对健康的身体。

回顾一下,我们瓦蓝湖的居民们,差不多都比较“圆满”,可以说个个都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应该说,我们这辈人中,我所知道的熟人和朋友们,不够六条的几乎没有。

以上是一些外在的条件,经济独立,身体健康,作为经济基础,以保证内心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健康。但是,这些标准并不能保证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

一位加拿大教育学者和作家,也是畅销书《退休的四个阶段》的作者,莫因斯(Riley Moynes)博士提出退休的四个阶段的观念: 分别为度假期、迷失期、尝试期、和重塑期。

其中第一阶段“度假期”(The Vacation Stage)。退休的最初阶段,人们通常会感到轻松和愉悦,恰如工作人员带着工作的惯性,把退休视为一个漫长的假期。他们享受没有工作压力的日子,尽情休息、旅游、享受爱好等。这一阶段充满了自由和放松。

但是好景不长,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进入第二阶段“失落迷失期”The Loss and Disillusionment Stage)。随着假期般的享受逐渐淡去,一些退休者会感到失落和迷茫。人们开始为大量空闲的时间感到无聊,也会在这个阶段意识到失去“五项重要”的东西: 1.失去固定日程的生活; 2.失去自我身份认同感; 3.失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4.失去目标感; 5.失去权力。

随后就开始了“重塑磨合期”(The Trial and Error Stage)。退休者开始寻找新的兴趣和目标。他们可能尝试不同的活动、志愿服务、兼职或发展新的兴趣爱好。通过不断试错,他们逐渐了解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并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最后,就进入“重新满足期”(The Reinvention and Rejuvenation Stage)。经过探索和调整,退休者最终进入了自我重塑的阶段。他们接受了新的身份和生活方式,建立了稳定的日常节奏。许多人在此阶段投身于有意义的活动,如参与社区活动、追求未竟的梦想或享受家庭时光,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莫因斯博士提出的观点侧重于人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当然,是在满足了经济和身体的基础条件之后而言。如果退休后,失去经济来源,流离失所,疲于谋生;或者身体残缺,卧床不起,恐怕连第一个阶段“度假期”都进不去。

至于我自己,在退休时达到十个标准的基础后,似乎一直就呆在第一阶段“度假期”。我从没有感到失落和迷茫,所以无所谓重塑磨合和重新满足。从退休到现在,我一直都在追求和实现未竟梦想的过程中,我比以往更加享受家庭平静和温暖的时光。我内心的满足感在不断地充实,即使有什么不能达到的目标,或者受到什么挫折,我也能随遇而安。像一艘晚霞中的小舟,静静地停泊在蓝色的海湾,等待明日灿烂的朝霞。

莫因斯博士的观点,好像并不适用于我。


03/18/2025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