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封社会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来信,有关调整增加明年(2023)社安金的通知。

这种调整指的是生活成本调整(cost-of-living adjustment,COLA)。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通膨创下数十年新高,导致经济在2022年受拖累。生活成本调整计算包括了今年7月、8月、9月的统计数据,当时美国通膨分别高达9%、8.6%、8.5%。如今通膨则有趋缓迹象,今天(13日)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公布统计指出,工薪阶层通膨已经降至一年多以来的最低点7.1%。
明年的社安金支票生活成本调整增加幅度为8.7%,创下40年新高。从2023年1月开始,退休族每月领取社安金支票,平均金额将从目前的1681元增加146元,成为1827元。残障人士每月领取社安金支票金额,平均将增加119元,为1483元。
另一方面,俗称“红蓝卡”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B部分(Part B)保险,2023年起标准方案月费将调降3%,平均每月保费开销将为164.90元。联邦医疗保险计划B部份保险涵盖范围包括门诊,例如例行看诊。

我们的社安金支票通常在每个月第二个周三收到。我以为所有的社安金领取人都是如此。不过从通知中发现,只有生日在每月的1日至10日之间的社安金领取人,才享有这种待遇。也就是说,2023年我们第一次收到经过生活成本调整后的社安金支票,将是1月11日。
生日介于11日至20日之间的社安金领取人,社安金支票将于每个月第三个周三收到,2023年第一次收到经过生活成本调整后的社安金支票,将是1月18日。其余的社安金领取人,将在每个月第四个周三领到支票,2023年第一次收到经过生活成本调整后的社安金支票,将是1月25日。
为什么不在每月第一周的周三发放生日在每月1至10日之间的社安金呢?我知道答案。社会安全局如此安排是有其道理的。

今天,终于将【宋词三百首】读完一遍。以前只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所以先读的是【唐诗三百首】。学到后来发现,其实词的长短句比诗的整齐规律更有意味。手中的这部【宋词三百首】是线状版本,古色古香,是在马里兰一家书店关门时买的降价书。真正认真读宋词,还是退休之后。开始时,将宋词置于床头,按照每日一首的速度进行。睡觉前,读上几首,然后第二天有空再逐字逐句的细读。时快时慢,拖拖拉拉就到了今天。
记忆力本来就不好,这种稀拉式的读法,读到后面又忘了前面。信手翻阅,看到前面张先的几首词,其中有一首《生查子·含羞整翠鬟》,有人说可能是欧阳修所写。记得欧阳修写过一首《生查子·元夕》,印象很深。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从格式上看,整整齐齐的很像一首五律诗。一时兴起,习作一首【生查子·楚梦】。
楚天云梦长
亲友音容少
何以叙相思
微信情难了
湖上秋草生
故旧阳关道
陶令菊篱归
山翁瓦蓝老

1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