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移民有争议 庇护城市保自由

作家鲁西迪在纽约州遇刺,当时准备访问他的主持人也受伤。主持人李斯(Henry Reese)是非营利组织“庇护城市”(City of Asylum)主席。他本来要跟鲁西迪讨论庇护城市运动。李斯说,他是在1997年听了鲁西迪的演讲,受到启发成立了庇护城市组织,寻求保护言论自由。

美国的庇护城市

庇护城市(Sanctuary city)在美国,指的是一些反对驱赶非法移民的市政管辖区。此类管辖区的特点是不太会与联邦政府一同采取措施执行移民法,即不太会驱赶非法移民。庇护城市的市政政策包括禁止警察或执法者询问市民是否是移民或来自哪里,庇护城市还能拒绝国家移民局的要求。

庇护城市的领导人表示,他们希望减少驱逐出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破裂对非法移民造成的恐惧。从人道主义的观点来看,庇护城市的观念是考虑到人性和维护家庭这些基本的人权的。

2018年,美国移民改革联合会(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估计,美国半数以上的州中有564个司法管辖区采取了移民庇护政策。我们佛罗里达州就有两个县市属于庇护城市。我的第二家乡马里兰州就有三个重要县市属于这种庇护城市。其中包括我居住多年的蒙哥马利郡,还有周围的乔治王子郡以及巴尔的摩市。我家领导在马州长期从事英语非母语的教学,学生多是南美移民后裔。从他们口中得知,南美国家都知道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是移民的天堂,所以他们很多人都投奔这里。

记得当年女儿刚到美国,我们给她办理入学手续。教育部门也不问我们是否为合法公民或者是否有合法居留权,只要有护照和居住证明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从中可以看到蒙哥马利郡确实不管申请入学者的身份是否合法。

当然,这些司法管辖区阻碍了一些州政府执行的反对非法移民政策的贯彻和执行。首当其冲的就是边境上的一些州如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德州通过一项反对庇护城市的法律,又称SB4。后来联邦法官阻止了德州通过的SB4法案。德州对此提出上诉。

纽约市长准备好盒饭迎接寻求庇护的无证移民。

前几日闲聊,曾经提到德州将非法移民转送往华盛顿一事。这些庇护城市中还有纽约市。上周纽约市长前往曼哈顿中城的港务局巴士总站,亲自迎接第二批寻求庇护的无证移民。虽然游民所系统不堪重负,纽约市长不改论调,永远张开双臂欢迎新移民,并且没有要求拜登总统或联邦机构停止目前的开放边境政策。“作为纽约市长,我不会考虑移民问题、边境问题,必须为在这里的家庭提供服务。”纽约身为庇护城市,将继续这样做;纽约市的庇护权法律(right-to-shelter)规定,市府有义务照顾移民。

欧洲城市受到美国庇护城市的启发,也出现类似的城市,但庇护城市在欧洲和北美有不同的含义。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庇护城市是指那些欢迎难民、寻求庇护者和其他寻求安全的人的城市。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至少有80个城镇、城市和地方区域施行此类欢迎移民的市政政策。譬如,对于不同政见的作家,包括被伊斯兰教下达追杀令的鲁西迪。如果没有这些国家提供的庇护,鲁西迪恐怕早就被暗杀了。

从根本上讲,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早期的新教徒移民,也是为了躲避旧大陆的迫害才来到新大陆的,美洲大陆对他们就是一个“庇护城市”。后来,很多人来到美国,也同样因为这里是一个可以庇护他们,给与他们更多自由的国家。虽然,据此理念,本身作为移民的我赞同庇护城市的理念,但是,并不是所有移民都赞成这一观点,尤其是当他们站稳脚跟,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以后。

非法移民的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也很复杂的问题。不管这场官司谁输谁赢,都取消不了各地“庇护城市”的活动,因为关怀人性是一种植根于美国人心中的底线,信仰自由,天赋人权,尤其是反对政府滥用权力和干预。


8月15日,回顾一下过去的今天,发现留下不少的痕迹。

6年前的今天,写过这样一段话:

雾末云梢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
容纳百川 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
承载万物 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
问心无愧 人不解释自己的态度

5年前的今天,为朋友写过一首小诗:

4年前的今天,填过一首词:

1年前的今天,写过一首新诗: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