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一场雨水过后,天又放晴。这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下个时节当是立夏了。
晴日田熟黄麦垄 薜萝桑柘绿浓荫
早上的温度宜人,室外70多度。于是,打开前后门窗,让凉爽的春风从屋中穿过,让室内也融入野外的清新,也含有池塘的春天气息,也萌发一些棕榈树开花结子孕育的春意。
搬把椅子,坐在门口通风处,让风透过身子,习习掠过,体验一把沐浴春风。如果不是谷雨的提醒,可能不会意识到春天即将过去。抓住当下,再吻吻门前栽种的花香,倾听风中的树上鸟语,感受春风抚耳的莎莎轻柔,当然还有邻人打招呼时的朗朗的春语,以及狗儿们相互扑逗时兴奋的春吠。
眼睛看着书,耳朵却早已支愣屋外,身在深春,心亦不在书焉。不觉一阵倦意袭来,莫不是春意太浓,浓得醉了山人?
谷雨过后,意味着寒潮天气已结束,春暖花开了。此时的物候应该是湖边水草浮萍滋生。空中飞鸟追逐而鸣,鼓羽直上青天。地上桑树抽枝长叶,提醒人们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时刻了。

正当佛罗里达已经感到立夏的炎热时,国家气象局已对今天北方(纽新康三州地区)会有的强雷暴天气做出预警。果不其然,纽约市下午2时许,原本阳光灿烂的晴空突然转阴,开始下雨,不久后就天降豆大冰雹,打得路人措手不及,纷纷躲避。闻纽约晚春突降冰雹,聊以记之。
《七绝》 谷雨冰雹
岭南落日横墟落
朔北残鳞急矢飞
谷雨萍生鸠拂羽
何来冰雹送春归
古人在诗词中对冰雹的描写很多,想象力也很丰富。陆游用乐器声音形容“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不禁令人联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欣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盛会。
一般人多用自然界现象来比喻。宋人杨简则以大海森林的大气势来描述:“海涛震荡林木响,乱撒金盘冰雹碎。”颇有些林海雪原“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的感觉。金元之际,元好问用电闪雷鸣形容:“雷车怒击冰雹散,石峡峻滑苍烟屯。”也很形象。
苏东坡能由渠水联想到冰雹:“能衔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龙觅云雨。”我觉得用渠水,不如用瀑布。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派,恐怕只有诗仙才有的。苏诗还提到,不仅晚春会下冰雹,夏天也有。如:“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
有一个比喻较为诡奇,将冰雹比作四脚蛇吐珠:“秋风来万壑,蜴晰吐冰雹。”此乃宋人何梦桂。此公不太熟悉。不过,他的一首《沁园春》,倒有几分写得我此时光景。
老去无心,看尽青山,山前暮云。问重来海燕,乌衣安在,乍归辽鹤,华表空存。世路悠悠,风尘渺渺,白发相催乌兔频。浮生事,算天涯海角,谁是闲人。
几番甲子庚申。看青草年年秋又春。笑武陵源上,桃花未实,昆仑山下,瑶树长新。霓羽飘零,蛾眉萧飒,欲觅神仙隔两尘。草堂在,但休教山鬼,夜半移文。
他的一首《蝶恋花》,也颇似我当下心境。
风信花残吹柳絮。柳外池塘,乳燕时飞度。漠漠轻云山约住。半村烟树鸠呼雨。
竹院深深深几许。深处人闲,谁识闲中趣。弹彻瑶琴移玉柱。苍苔满地花阴午。

好久没有习汉俳了。今日见《凤凰美东诗社》的秘书长CC,上传一组汉俳《三月的你》。阅毕,手痒,按照原诗的韵戏和一组。
汉俳组诗:四月的tā (次韵秘书长《三月的你》)
谷雨落春声
桑柘苔阪绿抽萌
欲报夏阴浓
庭树高臃肿
松鼠跳跃逞骁勇
隐没涧底松
花香青田种
丽日催黄伏麦垄
老夫习农耕
闲卧迟不起
静凭朝霞挂窗几
细听鹊声喜

原玉:《汉俳组诗》三月的你
文/CC (凤凰美东诗社秘书长)
初闻雪落声
中迎旭暖赏芽萌
末睹百花浓
除却寒衣肿
一身轻快忽来勇
跑个马拉松
备好菜蔬种
荷锄农户归田垄
后院起春耕
大疫去年起
居家一岁还多几
何日闻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