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最后一天,以早上大雾弥漫开始。
拉开窗帘,浓浓的雾,罩在水面上,对岸房屋都隐入树丛。一片黑灰色的影影幢幢,不见了往日的红瓦黄墙。
走在路上,手臂上似乎可以觉得细密水雾。头发本没有什么感觉,当雾气浓得忍不住结成小水珠时,头皮便会清凉中感受到压力。用手摸去,湿漉漉的,不是汗水。
继续看汪曾祺的散文。讲新疆行和湖南行见闻。新疆还是多年前去过一次,到乌鲁木齐市去招生。有太多我想去看得地方了。幸好,有书可以带我神游。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当属苏公塔。读了汪公的描述,再加上网上查寻了一些资料,苏公塔就在我心中立起来了。

再读汪曾祺
《苏公塔》
吐鲁番盆地
明净无滓湛蓝湛蓝
天宇下种着葡萄
藤曼中长出来一个
滚圆的巨柱 浅土黄色
拔地而起 直向天空
黄和蓝的单纯
安静肃穆
准确地表达了
穆斯林的虔诚和信念
《大戈壁》
这里没有泰戈尔的飞鸟
没有芨芨草 梭梭 红柳
或者偶尔有一两棵曼陀罗
开着白花 从中飞出
几只黑漆涂的乌鸦
也没有没有虫声
划过苔藓的痕迹
只有砾石 海市蜃楼
和无际太古洪荒
张骞 班超 玄奘法师
登上汪公号飞船
悲壮抵达了火星的荒凉
永不回还
《绿洲》
人的生活勤劳
人的生老病死
人的喜怒哀乐
人的天赐文明
《火焰山》
翠绿翠绿的梭梭
本来就是这样绿
还是通红的火焰
衬得它更绿
一丛一丛的翠绿
在烈焰中罄其生命的欢呼
《葡萄》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因为无皮可吐
哦 我儿时的记忆
一粒 两粒
《桃花源》
步韵汪公《湘行二记》七绝三首。
魂牵山口秦人洞
梦落桃林观里花
不是武陵迷路客
只须随俗吃擂茶
独叹江湖客路长
凭栏十里水如霜
萧萧夜静空无语
过往匆匆为底忙
野阔青烟云澹淡
桃花带水楚天低
柴门微动知风雨
细草初肥绿满溪
《岳阳楼》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过,背不下来。但是,有一句却是小学时就学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结尾时的一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楼洞水两相依
浩淼长风逐日飞
笑饮平生诗斗酒
高歌万里与谁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