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中国长假之一,五一黄金周首日。中国各处很挤。明知如此,人们还是继续前赴后继地往上扑。人多虽然拥挤,但是也带动消费热潮,银子使劲往外砸。为什么?人多,放假呆在家里好像没有啥意思,勉强算是一个理由。另一个原因,可能时疫情下,大量抑制的出行需求没有得到释放。听说,消费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听说翻倍都不算啥,涨十倍也有需求。据游客反映:“快捷酒店都要住不起了。厦门人民币200多元的酒店,到五一就快2000元了。”
一百年多年前的今天,美国芝加哥劳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被警察武装镇压。此事件在美国成为干草市场事件。为了纪念美国工人争取劳工权力的斗争,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将五月一日设立为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看看当年的美国工人们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

我今天的劳动安排:缴税、作协新网页——作者和文章。额外被布置另一项,和面包饺子。
第一项工作比较费时,下载税务软件、汇拢所有单据、逐一填写、网上缴税。原来都是买个软件,然后安装到计算机上。今年女儿买了软件,在网上分享。这是一个新课题。按照女儿发来的说明,无法下载。于是,在软件商的网上寻求帮助,一个多小时后,双方都累了,结果是要么女儿把软件CD光盘寄来,要么通过女儿的账号,进行下载。一上午都卡在下载税务软件上了。问题也没有解决,累烦、沮丧。还有两周时间,不急。
换个工作,给作协做个新网页。将原来按日期发表的文章,改成按作者名排列,将文章按作者分类。利用原来已建立的分类标识,重新按作者编排,花了一点功夫,完成网页。通过努力,达到预定目标,感觉总是比较好的。
和面,老习惯。盆里到面粉若干,然后慢慢从水管加水。大概齐,就开始揉面。今天的面略有点软,还行。一个典型的经验主义办法,完全凭感觉。如果太干或者太稀,无非就是再加点水或者加点面粉。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和损失。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它量化呢?比如用量杯倒面粉,量杯加水,这样以后就不会出错。其实,领导做馒头包子面包蛋糕早就大大小小的量具用上了。只有我,还是按中国的老法子“若干”和“少许”来衡量。明知有更为精准的方法,依旧如此。可见,积习难改。
两项预定工作,完成一半,打50分。另完成一项计划外的工作,加10分。劳动节60分,及格万岁!
游泳池扑打一阵子,到汤池再泡泡,浑身开始冒汗,又是一场“劳动”。回来的路上,晚风扑面而来,凉快!回家,补上今天没有看的书,就这样,度过劳动节。
今天纽约的郁金香开了,紫色、粉白色还有白色。满满的开了一公园。公园中间,是我们家红色的小柳。春风吹笑了小柳的眼,口罩遮不住她满脸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