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2021 周一 多云

茉莉花香,从前院的花丛中采来,并集中在书桌上的花钵里,静静无形地散发出来。味道是无色无形的,却是花儿触摸人类或者其它生物嗅觉的工具。

花香的触摸,是安静和舒适的。但是,今天早上出门时,却被空气中一种什么东西燃烧过后的气味所迷惑。燃烧中似乎有些腥膻味道,不会一大早就有人开始烧烤吧?又有点像烧干草的味道,但是,一大早草尖嫩得连露水还没有消散,哪来的干草?

当然,鼻子也会有不灵得时候,不过那都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混杂中,或者是建筑工地水泥尘土的飞扬中,由于过度操劳而疲惫,身体的自我保护性措施。往回走的途中,碰到过路的行人,也说空中有一股烟味。奇怪,哪里飘来的这么一大片味道呢?

世上总是有些事,似乎是无解的,不像桌上的茉莉花香,虽然看不见,却是实实在在的。


退税积极款未退 缴税消极仍未缴

英谚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它强调了有些事情要尽早开始,以利于最大化实现结果的重要性。例如,黑色星期五的商店购物就是如此。

然而,报税却不一定,尤其是你有税负(Tax Liabilities)要缴的话。好多美国人都会赶在最后一天,恨不得最后一分钟(last minute)才缴税。

民众在邮局排队邮寄税表文

今天是报税的最后一天。我已经在上周末上缴了2020年度的个人所得税款,尽到了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没有想到,当大批民众赶在最后一天完成报税时,却发现,今天部分使用电子网上报税的“懒鸟”们(the late bird)却面临网络报税大塞车的情况,不少使用网上电子报税的民众无法送出报税表。于是,只好将税表下载后打印出来,改为通过邮局寄给国税局。

这样一来,各地邮局邮寄税表的民众更加大排长龙。通常邮局都是下午5时关门,但是,今天会特殊,有一些大的中心邮局会专门为此开放到今晚午夜。

如果你是退税者,那当然是越早越好,早报税早退税早拿钱。退休前,我是个退税者,因此一旦报税的表格齐全,我都会立即报税,通常一两周就会得到国税局的退税款。

不过,据报道,一些早已完成报税的纳税人至今尚未领到退税。许多纳税人纳闷,“国税局何时才要退2019年度的税款?”注意,他们说的是去年(2019)的退款,国税局的工作效率,是不是慢得有点太离谱了?

根据财政部税务监察(TIGTA)办公室日前发布期中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底还有逾830万份个人所得退税务仍在处理中,超过正常报税季的1200%。若加上今年度截至4月30日的退税文档,国税局目前至少有1710万份个人退税未处理。该报告坦言,“国税局持续面临疫后余波荡漾的多重巨大挑战,包括雇用人力、处理积件等。”

国税局人力短缺,是许多纳税人迟未收到退税的主因,即便通过电子申报并选择直接退税到银行帐户亦然,后者在正常年度仅需时约三周。国税局为什么人力短缺?据说跟疫情有关,目前仍有许多雇员远距办公,但部分业务无法远程完成。

另外一个原因,据“华盛顿邮报”报导解释,是国税局人力短缺,且处理中心的复印及复印机故障,但故障原因有时只是缺墨或碳粉,或是废纸匣满了。这也算是原因么?怎么不说咖啡机故障,或者咖啡备料补充不足,或者咖啡碎末满了?“华盛顿邮报”记者的脑子是否进水了?

不过,国税局去年的退税款都没有完成,实在说不过去吧?人力短缺,不可以招人吗?复印机故障就更不是理由了。


市场缺乏劳动力 万元工作招无人

除了今天报税的老生常谈中添加了新内容以外,另外一则报道则令人担忧。

广州市海珠区的康乐村近日出现奇景,上千名制衣厂老板们拿着招工牌,排起近一公里长队,等着工人们上门。以往老板挑工人的,现在成了工人挑老板。

据环球网报导,老板拿着招工牌站在大马路上并不是新现象,尤其在广州的制衣村。是不是因为工作报酬的问题呢?制衣厂老板林女士表示,现在的工资比往年高了几倍,如果工人手脚麻俐动作快,一个月可以赚到1万6000元人民币,普通的最起码也有上万元。

记得以前听过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的报道,说是一个月2000元人民币的工作,也有大学生申请。按照美元折合,每月10,000-16,000元人民币,也有1,500-2,000美元。一年十几万人民币的工资,听说相当于国家公务员处级干部的收入。这位林老板的话,是否有点水分呢?

报导还指出,招工难不仅仅出现在广东,四川成都的也遇到同样的难题。工厂老板举牌等着被工人“挑”,很多招聘广告上标注的工资,平均月薪都在5000到8000元左右,大部分还包吃住,但即便如此,很多工厂还是等不到人。内地月薪的数字,倒还说得过去。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对9万多家工业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比例创近年来新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很多企业反映了“招工三难”,一线普工难招、高技能人才难招、技术工人难招。

报导称,招工难的背后,显现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日益短缺。根据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16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较十年前大减了4000多万人。

这样看来,不仅中国曾经的劳动力低廉的情况早已翻篇,现在已经出现劳动力恐慌的趋势。如果真的是这种后续乏力(劳动力)的情况,中国将如何跟美国、跟世界竞争呢?

我觉得,中国强行将退休年龄定在男60岁,女55岁的政策,需要修改一下。或者延长退休年限,或者不用强行退休。因为在55岁-65岁这个年龄段,美国大多数人仍然在工作岗位上。这样至少在5到10年内解决一部分劳动力(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问题。

至于中国的“一线普工”缺乏,跟美国的国税局人力短缺不一样。后者可以在几个月内解决,而中国可不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两年的问题。有点细思极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