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2021 周六 晴

周末,跟平常也没有什么两样,照例早散步晚游泳,白天看闲书,淌漾在东方古诗和西方现代小说两种文学表达的交汇中。一边读《双照楼诗词稿》,一边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双线并行。

晨坐

户外庭花晓露深
欣然草木渐成荫
我今独坐清芬下
静听风过落磬音

有段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听音乐了。看到一组中国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音乐会视频,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春之韵”,很不错。熟悉的民歌乡土小调交织正规大合唱团的演唱,表现得很有立体感。一边听,一边想昆德拉用音乐的复调和和声来表达文学。小说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可以是民族地方的也可以是世界的形而上的,艺术原来是可以相通的。


看郎郎的画作《古往》。

郎郎讲画说:

这张画受了张光宇先生《西行漫画》的构图启发,画中就多了些有趣的细节。我还用了象形文字及其衍生的这些图像,似乎远古就是如此这般。恒久的太阳,远挂在天边,遥望着一切在变迁轮回中。

郎郎的解读:

从历史的角度,古往今来。所有的生物或者人,都在不同的象限之中。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如此场景。尤其近年以来,人们在讲“量子纠缠”。古今、大小、你我、生死都在不同的象限中发生与存在。

我的俗眼看去:

那个画家心目中的太阳,还有那些青铜器上的那些象形文字,远古的鱼类鸟类,仿佛进入遥远遥远的远古。不禁想到尼采的哲学和那个神秘的“永劫回归”观。宇宙到底是轮回的回归还是跟时间一样永远没有回归?这种表达方式有没有音乐的复调和和声?

在画底部,又看见了郎郎的宠物——黑猫,猫眼中的宇宙是否就是这样,事物在不同的象限中发生与存在?


即将进入疫情后 小心翼翼返正常

从一些报道上看,美国大概从国殇日(5/30)假期过后,进入所谓后疫情时代。我的理解是疫苗接种达到近一半人口,全国和地方感染病例持续下降,因而各地的防疫措施都予以放宽,导致民众认为,病毒对社会和个人已经不是当前首要问题。现在面对的是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人们在重返正常生活的同时,仍然要注意防止病毒的感染。当然,节日后能否避免出现染疫与住院人数再次攀升,仍待观察。

近来媒体的报导逐渐侧重几件事:

一是调查新冠病毒起源问题,追新冠疫源到底可能来自实验室还是野生动物。总统和白宫要求美国加紧调查行动。

二是防范针对亚裔民众的仇恨犯罪。总统28日签署行政命令,延长旨在确保亚裔、夏威夷原住民及太平洋岛国族裔平等、正义及机会等权益。

三是拜登总统28日公布6兆元预算案,由于以经济百分比计算,将会把国债的水平提升到比二次大战时期还要高,引发共和党对此猛烈抨击。民众也对此感到由通货膨胀带来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