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2021 周三 多云

言论自由有尺度 规章法律无范围

又看到一个美国关于言论自由的问题。事情的起因是一个14岁的高中生李维(Brandi Levy),对于无法晋升学校啦啦队的代表队感到气愤。与其他同学在校外一个便利商店里,通过社群媒体发文,用F开头脏话骂学校、啦啦队以及“所有事情”,还附上一张两人同时比中指的照片。

宾州高中生李维因未被选入大学校队啦啦队,在社群媒体发消息、比中指而遭校方惩罚。(美联社)

李维的发文大约有250人可以看到,虽然发文有限时读取功能,但一名女学生截屏之后传给了担任啦啦队教练的母亲。学校后来下令李维停止参加啦啦队一年做为处分,惩处理由是为避免混乱,也为了维持团队精神。

一个女孩子,在社交群体上使用污秽语言和手势,是非常不雅观和不文明的表现。现在的问题是:李维可以这样自由表达自已的权力吗?学校是否有权进行上述的处罚?

这件事情发生在2017年。遭到惩处的高中生对此不服,将学区告上法院,官司一路打到联邦第三巡回上诉法院。今天,最高法院以8票对1票做出裁定,裁决书由自由派大法官布莱尔(Stephen Breyer)撰写。保守派大法官汤玛斯(Clarence Thomas)持不同意见。

最高法院裁定,根据先前判例,宾州学区侵犯李维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的言论自由,因为李维发文地点是在校园之外。布莱尔在裁决书中写道,或许李维的网络发言可能被认为不值得纳入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讨论范畴,“然而,有时候为了保存必需,必须也保护那些多余的。”

如今已18岁,就读大学的李维今天发表声明,对于最高法院的裁定表示欣慰。她在声明中说:“学校做得太过份了,我很高兴最高法院表示同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这起案件关系着全美5000万名公立学校学生的言论自由权,以及今后学校将如何处理发生于校园之外的网络言论,如何因应日渐严重的网络霸凌与威胁。

一个与此案有关的先例是,60年代的越战时期,爱阿华州一所高中对带着反战臂章的学生做出停学处分。1969年判决中,最高法院站在学生的一方,理由是学生并不会因为进入校园而丧失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自此之后,有关学生言论自由权诉讼的最高法院判例并不多。

后来,阿拉斯加州一所高中,有一群学生在学校展示写着“为耶稣抽大麻”的海报,高中校长于是对这群学生做出惩处。学生据此控告该校长。这件事情也闹到了最高法院。

问题是:在大麻不是合法化的前提下,高中生可以有这样自由表达的权力吗?

最高法院在2007年的判决中裁定,该校长并未侵犯宪法规定。

今天,大麻在许多州都已经合法化了,也许吸大麻就不再是违法了。上述案例是否告诉人们,言论自由是有一个限度的,那就是不能违法?不管这个“法”在其它地点和时间是否合适和正确。

其实,不论是宪法和州法以及地方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某一个地区和时间的人们所制定的一些社会行为规则。既不适用同时间其它地区的人们,也不一定适合不同时间的同一地区的人们。这是我们一路走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国度所体会到的。对此,人们所能做的多半是“入乡随俗”,或者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人。

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既不愿随俗的又不愿走的人,于是就反抗、就斗争,要么改变法规,要么被法规所惩处。民众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支持制度,或者反对制度。所谓的普世价值和标准应该是没有的,尽管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法律的天平。


子子孙孙无穷尽 越长越长不厌繁

看到一则报道,中国河南省宁陵县有一对被封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夫妻”,两人年龄加起来233岁,已结婚86年,日前获颁“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夫妻”证书。其中丈夫彭思成,现年119岁的,妻子刘秀荣,现年114岁。人们常指100岁高龄的人为人瑞,而110岁以上的人被称为超级人瑞。这对夫妇可以称得上是超级人瑞夫妇。

119岁的彭思成(右二)、114岁的刘秀荣(左二),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夫妻。(取材自河南日报)

人们经常想通过人瑞的一些生活习惯来寻找长寿的秘诀。据子女介绍,彭思成老爷子“从不吃肉”,刘秀荣老太太“无肉不欢”。由此可见,吃不吃肉,不是长命百岁的必要条件。经领导总结发现:两人的共同点是经常下地干活,心态好与世无争,然后常吃本地产的梨子和花生。依我看来,长寿的秘诀一是天生,爹妈给的基因好;二是机遇,许多人生际遇和环境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长寿的秘诀是“学”不来的。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心愿好好地生活,就行了。其它的就任其自然吧。

从报道中发现,这个家庭六代同堂,共100多人。子孙多了,不要说孩子们的姓名了,就是按资排辈,我也排不下来。如果从我算起,下一代是儿子辈,第二代是孙子辈,第三代就是重孙辈(曾孙),再往下是什么孙子辈?看到照片上的玄孙和来孙,谁长谁幼,你知道吗?听说过四世同堂的家庭,五世同堂就少了,这家六世同堂还是第一次听说。

于是,网上咨询了一下,以自己为第一代人,晚辈儿子就是第二代,以此类推,孙子(三代)、曾孙/重孙(四代)、玄孙(五代)、来孙(六代)。然后呢,还有第七代吗?中国人非常讲究这个辈分,虽然几乎没有第七代的可能,但是我们的祖先事先就把这些“重要”的问题为我们想好了。第七代來孙之子称为弟孙,又名晜/昆孙。看样子,这种家庭也是有的,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同义词呢?再往下呢?

别急,从自己往下数,共有下九代是有辈分名称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晜/昆)孙、乃孙、云孙、耳孙。

那么往上数,我们大概可以将长辈从父亲、祖父一直往上溯倒曾祖、高祖。再往上数就有些困难了。经查,长辈也有九代有辈分名称: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祖宗十八代。

英文相对比较简单,往下数晚辈时,儿子(son)之后就加上隔一辈分的词(grand),孙子(grandson)的意思就是儿子的儿子,那么重孙子的词就是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玄孙自然就是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不停繁衍下去是没有穷尽的,依此类推,晚辈的词会越长越长。往上数长辈时,同理,爸爸的爸爸是祖父,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曾祖……长辈的词也会越长越长。

你在称呼辈分时,是喜欢英文的简单还是中文的复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