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散步,一抬头,偶然看到西边树丛和屋顶上,天边竟然有一轮硕大的圆月亮,安静又恬淡,仿佛告诉人们,昨夜大雨遮挡了她本该拥有的光辉一夜,清晨向人们补道一个早安。昨日是农历辛丑年五月十五,难怪这么圆。月亮下山跟太阳上山几乎同时发生,是否预示什么呢?
昨晚的雨水应该是不小,走到湿地附近,又听到草丛中此起彼伏的青蛙叫了。湿地的那段路上,满耳全是蛙鸣,声音甚至赛过树上的蝉鸣。不知道附近的邻居们会不会觉得它们“扰民”?

闲读古诗,发现古人对青蛙的描写不少,其中许多都是极为生动的。比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不就是佛罗里达夏季的情景吗?这首诗,更妙的是最后一句,把个“闲”字写得惟妙惟肖。
有的诗中,将小麦伏陇黄时节,田间的新蛙呱噪和草丛彩蝶飞舞相提并论。既有色彩鲜明的对比,又有如醉如痴的浪漫。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还有把蛙声比雷声的,一阵夏雨,龙虎风云,雨过天晴,万蛙齐鸣,颇有气势。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当然,也有夏日幽居,四野无人,莺啼无声,独听草塘蛙鸣的趣景。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前人的蛙写得千姿百态,作为后生,仿陆放翁《幽居初夏》,习作七律一首。
《夏居》
瓦蓝深处是吾家
棕影沿湖掩径斜
湿地无声观野鹭
草塘有雨听鸣蛙
风摇翠竹疏晨雾
水满青荷隐荻花
莫道老来交旧远
新书古典可烹茶